[发明专利]一种萤石矿分选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29912.8 | 申请日: | 2014-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炯天;李小兵;张海军;曹亦俊;马子龙;王永田;苗真勇;陈建建;赵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3D1/24 | 分类号: | B03D1/24;B03D1/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萤石 分选 装置 方法 | ||
1.一种萤石矿分选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萤石矿分选装置包括:浮选柱、粗粒易浮矿物快速浮选装置、中等可浮性矿物充填浮选装置和细粒难浮矿物的强化回收装置;在浮选柱的上部连接有快速浮选装置,浮选柱的下部连接有强化回收装置,在快速浮选装置与强化回收装置之间的浮选柱中间段内连接有中等可浮性矿物充填浮选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石矿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选柱包括:浮选柱柱体、下倒锥和尾矿管;所述的浮选柱柱体为圆柱体,在浮选柱柱体的下部为下倒锥,在下倒锥的端部有尾矿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石矿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粒易浮矿物快速浮选装置包括:下导管、泡沫收集槽、环形套筒、反射假底、浮选气泡发生器和给料泵;下导管嵌入至浮选柱柱体的上端,下导管的上端通过浮选气泡发生器与给料泵的输出端连接,下导管的下端有反射假底,在反射假底周围有环形套筒,环形套筒和反射假底位于浮选柱柱体内上部,在浮选柱柱体上端外连接有泡沫收集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石矿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粒难浮矿物强化回收装置包括:锥体、倒锥、矿浆循环泵、中矿管、喷射管和旋流气泡发生器,锥体和倒锥均位于浮选柱柱体内的下部,锥体位于倒锥的上方,倒锥的底部连接有中矿管;锥体上均匀分布多个切向入口,每个入口均与喷射管连接,喷射管从浮选柱柱体侧壁上穿出,并通过旋流气泡发生器与矿浆循环泵的输出端连接,矿浆循环泵的输入端与中矿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石矿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等可浮性矿物充填浮选装置中加入填料。
6.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萤石矿分选装置的分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向浮选柱柱体中注入水,同时启动矿浆循环泵;
b、调制好的矿浆通过给料泵加压后经过浮选气泡发生器,同时空气通过浮选气泡发生器产生的高速射流形成负压吸入,并被切割剪切成具有活性的微细气泡,与矿浆作用形成矿化气泡,进入下导管,喷射到反射假底后,矿化的气泡在内设的环形套筒中折流向上流动形成精矿,升浮至浮选柱柱体顶部泡沫层溢流至泡沫收集槽,从泡沫收集槽精矿口流出,未进入泡沫层的矿物颗粒则从环形套筒外侧向下流动,与浮选柱柱体中上升的气泡进一步碰撞粘附,从而形成矿化气泡上浮形成精矿,完成二次浮选,未上浮的中等可浮性矿物继续沿柱体向下流动进入充填浮选装置中;
c、进入充填浮选装置的矿浆和上升的气泡经过填料时紧密接触,产生逆流碰撞,矿化后进一步浮选分离,未上浮的细粒难浮矿物继续沿柱体向下流动进入强化回收装置;
d、进入强化回收装置的矿浆分为中间密度的中矿和高密度的尾矿两部分,高密度的尾矿经下倒锥底部的尾矿管排出,中矿经中矿管、循环泵、旋流气泡发生器形成高速射流,同时空气通过旋流气泡发生器产生的高速射流形成负压吸入,并被切割剪切成大量具有活性的微细气泡,与矿浆作用形成矿化气泡,再经喷射管切向进入锥体进行旋流分选,旋流分选的溢流精矿向上流动进入浮选柱柱体顶部泡沫层形成精矿,旋流分选的底流又被分为中间密度的中矿和高密度的尾矿两部分,再次循环分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99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