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临床实用针灸针盒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9803.6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0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晶;王舒;申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193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临床 实用 针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针灸针盒器具,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活必需部,保健;救生; 娱乐分部,医学或兽医学;卫生学大类,专用于医学或医药目的的容器大组;医疗器械盒、医生包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专用于医学或医药目的的容器大组;医疗器械盒、医生包入领域中,针灸针 的容器大多是横向的铁制盒子,仅可以储存针灸针,不能良好地保护针尖、针身,取出针时也不方便,经 常会扎到手。而后出现的一些针灸针盒,强调了单个针的保护和消毒保存,却不能方便临床的存放和取出 针灸针的基本功能,缺乏实用性。有的针灸针盒还设计了消毒的构件,这大大增加了针灸针容器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临床实用针灸针盒,以解决针灸针的针尖和针身磨损;针灸针洒出的隐患; 患者携带不便;针盒部件易丢失;针灸针不便存放和取出;针尖伤及医者、患者及其家属;耽误门诊等候 和治疗的时间等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主要 由上盖、内胆、推把、外壳、可嵌入式凹槽、双侧螺旋口构成。它的上盖为拧开式瓶盖,以塑料为材料, 经过吹塑加工制造;内胆为圆柱状,以塑料为材料,经过吹塑加工制造,并在壁上设计了凸出来的推把; 外壳为直径稍长于内胆直径且高于内胆4cm的圆柱体,两者实现紧密贴合,外壳壁上镂空成可嵌入式凹槽, 外壳壁上下两侧瓶口处凸出的螺旋口设计,便于上盖拧严保存,整体以塑料为材料,经过吹塑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 塑料制造的盒体,可开启的上盖,方便针灸针的存放和取出,实现对针灸针的储藏功能和重复使用的目的。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针灸针盒 圆柱状的竖型设计,内胆的推把和外壳的可嵌入式凹槽的搭配,便于临床针刺前整齐取出,降低了针尖伤 及医者、患者及其家属的几率,同时节省了治疗前的准备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更好的保护针尖和 针身,更大程度上减少磨损,利于可重复使用针灸针的反复使用,既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负担,又促进 了资源的循环使用。本发明另设计了双侧螺旋口,上盖拧开后可固定到针盒的底部,以防上盖的丢失。
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有益效果是:该发明为解决针灸针的针尖和针身磨损;患者携带不便; 针灸针洒出的隐患;针盒部件易丢失;针灸针不便存放和取出;针尖伤及医者、患者及其家属;耽误门诊 等候和治疗的时间等问题所采用的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曾有的关于专用于医学或医药目的的容器大组; 医疗器械盒、医生包入的技术相比有三大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上盖的拧开式瓶盖,可防止针灸针洒出, 增强了安全性,便于携带;同时,便于大量针灸针的存放和取出,从而可以实现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重复 使用,解决了针灸针洒出的隐患及患者携带不便的技术问题。
第二,由于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圆柱状盒体,使针尖整齐地与垫在底部的 棉球接触,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更容易地解决了针灸针的针尖和针身磨损的技术问题。
第三,由于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内胆和外壳的紧密组合,内胆壁上的推把 可在外壳上的凹槽中上下推动,而凹槽的左上端又设计了可嵌入式的凹槽,可固定推把,达到稳定结构, 便于针刺前整齐取出针灸针,更好地解决了针灸针不便存放和取出;针尖伤及医者、患者及其家属;耽误 门诊等候和治疗的时间等技术问题。
第四,由于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双侧螺旋口,使上盖拧开后固定到针盒的 底部,以防上盖的丢失,解决了针盒部件丢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本发明的临床实用针灸针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临床实用针灸针盒内胆图;
图2:是临床实用针灸针盒外壳图;
图3:是临床实用针灸针盒整体图。
附图说明:图3是将图1和图2组合在一起的图。
示意图中零部件的标号说明:
1上盖2可嵌入式凹槽3推把4双侧螺旋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98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医疗新器械
- 下一篇:一种艾灸理疗仪及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