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9794.0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87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吴许合;苏炳源;林侑正;李杏樱;蔡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21003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通常包括触控感测层以及承载触控感测层的基板。当触控面板 搭配显示面板而形成触控显示面板时,需考虑到显示面板的显示信号与触控 信号相互干扰的问题。此外,为避免触控感测层遮蔽到来自显示面板的图像 光束,触控感测层的材质通常选用光穿透率好的透明导电材质,如铟锡氧化 物。由于铟锡氧化物与基板的折射系数不同,因此在光束照射至触控面板时, 光束在触控感测层所曝露出的基板处的反射率会不同于光束在触控感测层所 在位置的反射率。一般而言,光束在触控感测层所曝露出的基板处的反射率 会小于光束在触控感测层所在位置的反射率,造成使用者在使用时容易看到 触控感测层的图案,而影响了触控面板整体的视觉效果。现有技术有提出对 触控感测层的图案明显度的改良,然而,这些改良并没有有效地降低触控感 测层的图案对于人眼的可视性,且制程相对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有效地降低触控感测层的图案对于人 眼的可视性,而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具有相对简易的制造流 程。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基 板,其中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在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保护层以及触控感 测层,其中触控感测层位于第一保护层上。接合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并在 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形成一显示介质层。
本发明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显示面板、屏蔽层、第一保护层以 及触控感测层。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以及位于第一基板与第二 基板之间的显示介质层。第一基板具有第一表面。屏蔽层位于第一表面上。 第一保护层位于屏蔽层上。触控感测层位于第一保护层上。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在第一基板上设置第一保护层,以补 偿光束在触控感测层与基板之间的反射率差异。由于这种图案明显度的改良 方法可简化制造流程,且可有效地降低触控感测层的图案对于人眼的可视性, 因此,本发明的触控显示面板可在相对简易的制造流程下,具有良好的视觉 效果。同时,若基板较薄或有表面凹凸缺陷,第一保护层也可平坦化基板表 面与增加基板强度。此外,触控显示面板在第一基板与触控感测层之间通过 屏蔽层的设置,可有效降低显示信号与触控信号之间的信号干扰。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至图1E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制造流程的剖 面示意图;
图2及图3是图1B中触控感测层的两种实施形态的上视示意图;
图4是图1D中主动元件阵列及彩色滤光层的示意图;
图5及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12:触控显示面板;
110:第一基板;
120:第一保护层;
130:触控感测层;
132、134:感测导线图案;
140:第二基板;
142、142’:基材;
144:主动元件阵列;
150:显示介质层;
160:屏蔽层;
170:第二保护层;
10:触控显示装置;
14:背光模块;
BM:黑矩阵层;
CFL:彩色滤光层;
D:方向;
DL:数据线;
DP、DP’:显示面板;
G:间隙;
H1、H1’、H120、H130、H160、H170:厚度;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SL:扫描线;
TFT:主动元件;
PE:像素电极;
P:像素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瀚宇彩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97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