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继电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9688.2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0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林育超;纪金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欣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78 | 分类号: | H03K17/78;H03K17/7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继电器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的固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是在切换感性负载瞬变过程中产生的,如继电器触点弹跳动作、马达、定时器等断开时引起的一系列短上升时间、高重复率和低能量的瞬变干扰脉冲群。传统的固态继电器中使用的普通光耦器件的抗电快速瞬变干扰脉冲群的能力很低,如专利CN 102594319 A的一种双灯指示固态继电器,其输出开端电路端与外接负载的连接之间仅通过一个阻容吸收回路来对电路进行保护,其抗瞬变干扰脉冲群的能力较低。一旦使用环境中有较高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时,固态继电器容易发生误导通。要提高其抗电快速瞬变干扰脉冲群的能力,则需要采用高性能的光耦器件,然而由于高性能的光耦器件的价格是普通光耦器件的好几倍,这将大大增加了固态继电器的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的固态继电器,本发明的固态继电器的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的能力比采用高性能光耦的常规的固态继电器还要高,而且成本较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固态继电器电路,包括:输入开关电路、光耦器件、第一整流电路、第二整流电路、输出开关电路、阻容滤波电路;
所述的输入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输入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作为固态继电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和固态继电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的输入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输入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与光耦器件的输入第一端和光耦器件的输入第二端相连;
所述的光耦器件的输出第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的光耦器件的输出第二端与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相连;
所述的第一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构成;所述的二极管D1的阴极与二极管D2的阴极相连作为第一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二极管D1的阳极作为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的二极管D2的阳极作为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所述的输出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输出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分别为固态继电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固态继电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作为一开关的两端用于与外接负载回路串接;所述的输出开关电路由可控硅元件构成,所述的可控硅元件的门极与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所述的阻容滤波电路并联在固态继电器电路的第一输出端和固态继电器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的阻容滤波电路由第一阻容滤波电路和第二阻容滤波电路反向并联构成;所述的第一阻容滤波电路由电容C1与电阻R6串联构成,其串联节点作为第一阻容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二阻容滤波电路由电容C2和电阻R5串联构成,其串联节点作为第二阻容滤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一阻容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所述的第二阻容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一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入端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出开关电路由单向可控硅Q1和单向可控硅Q2反向并联构成,其并联节点分别作为输出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输出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
所述的单向可控硅Q1的门极和单向可控硅Q2的门极与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相连;
更进一步,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由二极管D3和二极管D4构成;所述的二极管D3的阳极与二极管D4的阳极相连作为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二极管D3的阴极作为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的二极管D4的阴极作为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Q1的门极相连,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Q2的门极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由二极管构成;所述的二极管的阳极作为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二极管的阴极作为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Q1的门极相连,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单向可控硅Q2的门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输出开关电路由双向可控硅构成;所述的双向可控硅的两个传输端分别作为输出开关电路的第一输出端与输出开关电路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由二极管构成,所述的二极管的阳极与二极管的阴极分别作为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入端和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的第二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双向可控硅的门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欣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欣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96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