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检测试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29670.2 | 申请日: | 2014-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7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平;梁洪泽;吕绮;陈浩;李咏梅;吕邦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4 | 代理人: | 张强 |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酰 氨基 葡萄 糖苷酶 检测 试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检测试剂。
背景技术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是细胞内溶酶体水解酶之一,分子量为140000。血液中的NAG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膜,因此NAG在肾单位中含量较高,尤其是在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中。研究表明,NAG在糖尿病、高血压肾小管早期损伤、药物肾毒性以及感染、休克、肾移植排异反应等造成的急性肾小管损害中具有重要的检测价值,也是环境肾毒性物质对人群影响的排查手段之一。
目前,NAG测定是应用率最高的尿液酶学诊断项目,其对肾小管损伤的反应很灵敏,此外,用尿液作为标本,是一种无创伤检查,适合于日常检验和连续动态分析,也便于人群筛查的应用。NAG在临床应用中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放免分析法、荧光分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其中,分光光度法以合成色原底物为方法学主流。在NAG的作用下,底物发生分解,通过测定底物的分解产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判断NAG的浓度。但目前的底物普遍存在着稳定性欠佳、灵敏度度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底物稳定、灵敏度高、方便检测的试剂。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的检测试剂,所述检测试剂由试剂A和试剂B两个试剂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试剂A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
PH=7.0~8.0的缓冲液 50~200mmol/L
稳定剂 0.5~10g/L
防腐剂 0.5~2g/L;
所述试剂B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
所述底物具有以下的结构通式:
作为优选,所述试剂A与试剂B混合后,混合液中的组分具有以下浓度: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液选自PBS缓冲液、TRIS缓冲液、PIPES缓冲液、GOOD’S缓冲液、CAPS缓冲液、HEPES缓冲液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稳定剂选自EDTA、EDTA-2Na、乙二醇、亚氨基二乙酸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防腐剂选自NaN3、对羟基苯甲酸甲酯、4-氯-3,5-二甲基苯酚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的稳定性好,各项检测指标符合标准,灵敏度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底物分解前与分解后的试剂的吸收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本发明的检测试剂的检测原理如下:
本发明的试剂B中的底物,可以被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分解,分解产物是取代巯基吡啶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通过分光光度计检测取代巯基吡啶的吸收峰强度,可以得到被分解的底物的浓度,进而得到NAG的活性,判断NAG是否偏高。
本发明的检测试剂分为试剂A和试剂B,其中试剂B中溶有底物,操作步骤如下:
1)配制试剂A和试剂B,准备尿液标本。
2)取尿液标本10μl、试剂A150μl,混匀,在37℃下孵育3~5分钟。
3)在步骤2)中的混合液中加入试剂B50μl,混匀,在37℃下孵育60秒,使用分光光度计在测定波长下,连续监测1~3分钟混合液吸光度A,计算样品的△A/min。
4)用校准品定标,NAG(U/L)=样品的△A/min×校准品浓度。
实施例1
配制检测试剂,其中试剂A具有以下浓度的组分:
PH=7.0的PBS缓冲液 50mmol/L
乙二醇 2g/L
NaN3 1g/L;
所述试剂B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
所述底物具有以下的结构式(以下简称3-Cl-5-TFMPT-NAG):
按照实施方式中的操作步骤,对实施例1中的检测试剂进行进行处理,对处理后的试剂进行检测,检测波长390nm,实验结果如下:
1)空白吸光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9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