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内碎石仪专用双极嵌帽定向微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8638.2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37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鞠飙;季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万沣生物医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2111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内 碎石 专用 双极嵌帽 定向 微电极 | ||
体内碎石仪专用双极嵌帽定向微电极,包括电极,所述电极为双极并行电极结构,包括两根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外设有耐压绝缘层,所述耐压绝缘层外包覆有外绝缘封装层;所述外绝缘封装层外设有电极头金属嵌帽,所述金属嵌帽设置在电极放电末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内窥镜用体内碎石仪专用能量传导部件,适用于各类医用内窥镜(纤维胆道镜、硬质胆囊镜、十二指肠镜、胃镜及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等)的检查通道。
背景技术
体内结石属于多发病和常见病,包括肝胆系、泌尿系以及消化系统结石,其病情成因复杂,如不及时治疗,将会严重地威胁人们的健康与生命。内窥镜用体内碎石仪是通过纤维胆道镜、硬质胆囊镜、十二指肠镜、胃镜及膀胱镜、输尿管镜、经皮肾镜等内窥镜的检查通道将碎石能量直接引入体内,对准结石表明释放能量从而将结石击碎,而能量必须通过特制的微电极进行定向传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对输出能量和声场的试验分析,对不同规格的电极结构、形状以及正负极之间的距离、排列方向进行优化设计,见图1,以使放电能量在生理盐水中达到最大。由于配合内窥镜的检查通道,体内碎石仪的放电电极采用直径小于1.5毫米的双极电极,为了便于进一步调整电极间的放电距离、调节放电角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体内碎石仪专用双极嵌帽定向微电极,包括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为双极并行电极结构,包括两根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外设有耐压绝缘层,所述耐压绝缘层外包覆有外绝缘封装层;所述外绝缘封装层外设有电极头金属嵌帽,所述金属嵌帽设置在电极放电末端。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的外径≤1.5毫米;电极长度1.8米—3米。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导线采用镀银紫铜材料,外径0.2—0.22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嵌帽的长度为7毫米—8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耐压绝缘层的厚度为0.1毫米-0.15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外绝缘封装层的厚度为0.1毫米-0.22毫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内窥镜用电极,包括电极,所述电极为双极并行电极结构,包括两根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外设有耐压绝缘层,所述耐压绝缘层外包覆有外绝缘封装层;所述外绝缘封装层外设有电极头金属嵌帽,所述金属嵌帽设置在电极放电末端;
所述电极直径1.5毫米,电极长度1.8米 ;所述金属导线采用镀银紫铜材料,外径0.22毫米;所述耐压绝缘层为聚酰亚胺薄膜材料或高压陶瓷材料,厚度为0.15毫米;所述外绝缘封装层为聚醚醚酮材料,厚度为0.22毫米;所述金属嵌帽为钛合金材料,长度7毫米。
所述耐压绝缘层为聚酰亚胺薄膜材料,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包裹金属导线;所述耐压绝缘层为高压陶瓷材料,采用高压陶瓷一次性塑压成型。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ERCP专用电极,所述电极为双极并行电极结构,包括两根金属导线;所述金属导线外设有耐压绝缘层,所述耐压绝缘层外包覆有外绝缘封装层;所述外绝缘封装层外设有电极头金属嵌帽,所述金属嵌帽设置在电极放电末端;
所述电极直径≤1.2毫米,电极长度3米 ;所述金属导线采用镀银紫铜材料,外径0.2毫米;所述耐压绝缘层为聚酰亚胺薄膜材料或高压陶瓷材料,厚度为0.1毫米;所述外绝缘封装层为聚醚醚酮材料,厚度为0.1毫米;所述金属嵌帽为钛合金材料,长度7毫米。
所述耐压绝缘层为聚酰亚胺薄膜材料,以螺旋缠绕的方式包裹金属导线;所述耐压绝缘层为高压陶瓷材料,采用高压陶瓷一次性塑压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万沣生物医学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万沣生物医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8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