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落带生物治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28526.7 | 申请日: | 2014-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军;吴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市林森耐水中山杉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落带 生物 治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落带生物治理方法。该生物治理方法包括:在消落带露出水面时,在与消落带最高高程之间的高程差为10米以下的区域种植中山杉,并在所述中山杉之间混交种植饲料桑、狗牙根和过江龙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生物治理方法能实现较高的植物存活率,并且具有良好且稳定的生物治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被恢复及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落带生物治理方法。
背景技术
消落带是指湖泊、水库等,由于季节性等原因的水位涨落,使淹没在水中的土地周期性的露出水面而形成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最大的消落带形成于三峡水库,由于水库的蓄水泄洪功能会使水库的水位在高程145~175米之间变化,因此在三峡库区的周边会形成30米落差的消落带。除了三峡水库,我国还有一些湖泊会因为季节性的雨季和旱季,形成消落带。由于水位变化对土地的冲刷,水位的涨落造成土地的长期被水淹没或者干旱,甚至部分消落带由于水位变化过程中水土流失严重,已经因土壤侵蚀成为裸露基岩。消落带是距离水库或者湖泊最近的区域,也是水流入库区或者湖泊最后的一道屏障,在当前情况下,水分经过消落带进入库区或湖泊,水中带有的泥沙、有机物、化肥等污染物不经过任何拦截会进入库区或者湖泊中造成水体严重污染以及富营养化。同时,消落带的土壤侵蚀、地质灾害造成库区或湖泊两岸的景观破坏也是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对消落带进行生物治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有通过在消落带种植一些高大乔木,例如枫杨、柳树、落羽杉等进行生物治理的相关报道。然而,这些树种在被水淹没后存活率低,无法忍受长期的没顶水淹(完全淹没在水中),因此无法实现稳定、长久的治理效果;并且,即使在消落带内种植有这些树种,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水土流失等现象,生物治理效果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消落带生物治理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消落带生物治理中树种存活率低、无法实现有效、稳定且长久的生物治理效果等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消落带生物治理方法,包括:在消落带露出水面时,在与消落带最高高程之间的高程差为10米以下的区域种植中山杉,并在所述中山杉之间混交种植饲料桑、狗牙根和过江龙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消落带指的是是水库或者湖泊由于蓄水泄洪或者季节性的雨季在库区或者湖泊周边所形成的长时间被淹没再退水干涸的地带;所述消落带露出水面时指的是水位下降并暴露出消落带的状态;所述消落带最高高程指的是消落带的最高水位;所述高程差为10米以下指的是水淹深度≤10米。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选择中山杉作为消落带生物治理的主要树种,并且在与消落带最高高程之间的高程差为10米以下(水淹深度≤10米)的区域种植中山杉,同时在该区域混交种植饲料桑、狗牙根和过江龙中的一种或多种,既可以达到良好的生物治理效果,同时也能保证各植物的长期存活率。具体地,在消落带高程差大于10米(水淹深度>10米)的情况下,只需要对与消落带最高高程之间的高程差为10米以下(水淹深度≤10米)的区域进行种植即可;在消落带高程差为10米以下(水淹深度≤10米)的情况下,可按照上述方式对整个消落带区域进行种植。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消落带生物治理方法,在位于第一区域的中山杉之间混交种植饲料桑,所述第一区域为与消落带最高高程之间的高程差为5米以下的区域;在位于第二区域的中山杉之间混交种植狗牙根和/或过江龙,所述第二区域为与消落带最高高程之间的高程差为5~10米的区域。即,所述第一区域的水淹深度≤5米;所述第二区域的水淹深度为5~10米。
可以理解的是,该具体实施方式针对的是消落带高程差大于5米(水淹深度>5米)的情况。针对消落带高程差为5米以下(水淹深度≤5米)的情况,仅需要在消落带整个区域中混交种植中山杉和饲料桑即可。
进一步地,在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的中山杉之间混交种植狗牙根和过江龙。该方式可以避免种植植物的单一性,增加草本植物对地面的覆盖,从而起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美观性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市林森耐水中山杉研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林业大学;重庆市林森耐水中山杉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85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牡丹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治番茄立枯病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