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枸杞渣粕同时提取分离油脂、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8463.5 | 申请日: | 2014-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7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伦;欧阳健;索有瑞;丁晨旭;白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15 | 分类号: | A61K36/815;C11B13/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10001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枸杞 同时 提取 分离 油脂 绿原酸 黄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枸杞渣粕中同时提取分离油脂、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方法。
背景技术
枸杞渣粕(又称枸杞渣),是枸杞榨汁后剩余的废弃料,其回收成本低廉,当前有研究人员从其中分离提取了枸杞油脂类成分,如专利申请号:200510071543.3,使得枸杞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增加了经济效益。
枸杞籽中均含油量为18.56%,其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63.05%)、油酸(21.13%)、亚麻酸(3.83%)等。亚麻酸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高血脂的预防和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消退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和抗血栓形成方面;亚油酸对预防和辅助治疗心脏疾病、动脉硬化、肥胖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具有较好的功效,同时有益于婴儿大脑和幼儿心脏发育及组织细胞生长发育。此外,枸杞油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硒的含量为0.093ug/g,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维持人体免疫能力,保护眼组织和皮肤等重要功能;枸杞油中富含各种维生素,其中VE的含量为42.02mg/100g,具有较好的抗衰老和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含磷脂约0.25%,可以降血脂、预防脂肪肝和抗衰老等功能。枸杞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饮料营养、医药行业和化妆品行业等,市场的需求量巨大。
但是,对枸杞渣粕的利用也仅仅限于直接从枸杞渣粕中分离油脂或玉米黄质提取物,目前还未见其他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利用枸杞渣粕这一废弃物的方法。
绿原酸,又名咖啡鞣酸,是咖啡酸与奎尼酸形成的缩酚酸,属于苯丙素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其中金银花、杜仲中的含量较高,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研究表明,绿原酸可作为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及抗氧化剂,对心血管系统的预防保护作用较好;绿原酸对胃癌和结肠癌的发生具有预防及抑制作用,可能与它的促氧化作用、增强芳烃羟化酶活性和抑制8-羟基脱氧鸟苷的形成有关。此外,绿原酸还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降脂作用、抗白血病作用、降糖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2-苯基色原酮结构的化合物,在多数植物体内都含有,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抗菌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知枸杞中富含黄酮类成分,枸杞黄酮可止咳、平喘、祛痰、扩张冠状动脉及降低血胆固醇,增强心脏收缩,减少心脏搏动数及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因此,对枸杞渣粕中的枸杞油、绿原酸和黄酮类等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发明拟从枸杞渣粕中同时分离提取油脂、绿原酸和黄酮类成分,从而再次增加对枸杞渣粕的利用率,进一步增加枸杞的附加值。
本发明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和试验考察,最终成功地首次从枸杞渣粕中同时提取分离得到了高纯度的油脂、绿原酸和黄酮类成分,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从枸杞渣粕中同时提取分离油脂、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取枸杞渣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提取,即可得到枸杞油;
(2)取提油后的枸杞渣粕,以乙醇为夹带剂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提取物备用;
(3)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提取物上大孔吸附树脂,优选使用D101型大孔树脂(另外大孔树脂D140、HPD100、HPD300、AB-8、DM130、DM130和ADS-17也可以适用),依次用水、10~15%(v/v)和65~75%(v/v)乙醇洗脱, 分别收集各浓度乙醇洗脱部位,浓缩,干燥,依次得到绿原酸和总黄酮。
进一步地,步骤(2)中,乙醇的浓度为55~85%(v/v),其用量为2~5ml/g(每g枸杞渣粕2~5mL相应浓度的乙醇),优选用量为2ml/g;
超临界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0~60℃,第一次分离温度为40~50℃,第二次分离温度为30~40℃,萃取压力为25~35MPa,二氧化碳流速为20~80L/h,接收产物的频率为每次20~60min,提取时间为2~6h。
更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条件如下:萃取温度为40~50℃,第一次分离温度为40~45℃,第二次分离温度为30~35℃,萃取压力为30~35MPa,二氧化碳流速为20~40L/h,接收产物的频率为每次20~40min,提取时间为2~3h。
其中,所述乙醇浓度为55~65%(v/v),优选为60%(v/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84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粉视比重测试机
- 下一篇:一种镀层抗磨损性能的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