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椎间植入物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7785.8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7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鍏晴;陈彦年;苏子可;王福山;施威任;陈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L27/06 | 分类号: | A61L27/06;A61L27/56;A61F2/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常大军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椎间植入物,特别涉及一种由多个均一粒径的金属球体所组成的椎间植入物,且椎间植入物具有多个区域,其中各区依金属球体所组成的数量不同,分别形成相异的孔隙率及孔隙大小,使椎间植入物为具有多重刚性的复合孔隙结构。
背景技术
腰椎椎间融合术,意指从两节脊椎中取出椎间盘,然后把二者融合起来。这个步骤又名为「脊柱融合术」。通常用于治疗由脊椎退化、椎间盘突出等脊柱病而引致的持续背痛、坐骨神经痛或双腿酸软无力等病患。
现存椎间融合植体于植入骨后有融合效果不佳并且造成滑脱的问题,因此临床常利用人工骨、生长因子与药物等辅助治疗方法,促进脊椎骨质与植体的融合度,但是利用额外添加方式其释放期程短且具有局部区域浓度不均匀等问题,因此在植体上设置多孔结构,用以使骨生长于孔隙中提高植体于骨的融合度。
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202086620所揭示的一种具有生物活性多孔钛合金人颈椎间融合器。该生物活性多孔钛合金人颈椎间融合器的外周部具有规则孔隙,平均孔径300至400μm,孔隙率40%至50%;但中央部具有骨小梁样不规则孔隙,平均孔径400至1000μm,孔隙率60%至80%,且在外周部及中央部的孔隙中附着有rhBMP-2或明胶微球,多孔结构及其内部生物活性因数缓释系统能诱导新生骨组织长入,解决了骨与材料介面结合问题,具有比致密材料更好的力学相容性与骨整合能力,但中央部具有骨小梁样不规则孔隙,此结构成形难,目前金属粉体激光烧结成形设备仍无法达成内部不规则与外部规则接合,且孔隙大小不平均,其结构容易产生不同应力。
现有技艺中,如中国专利号CN101279106所揭示的一种多孔钛钴合金医用植入物的凝胶注模制备方法。属于医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将单体丙烯酰胺、交联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去离子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预混液,加入分散剂油酸使钛钴粉末悬浮于预混液中制成浆体,调节pH值至9.0~10.0,然后加入适量催化剂N-四甲基乙二胺和引发剂过硫酸铵搅拌均匀,经排气后注入模具中,模内的单体发生聚合反应形成网状结构将钛钴粉体包裹,成为由大分子网络定型的坯体。坯体经干燥、排胶、烧结得到产品,此外还可以通过调节固含量来改变多孔钛钴合金的孔隙率和力学性能。
现有技术中,如美国专利号US8361150 Composite implant所揭示一种可用于椎间融合治疗的综合结构的腰椎植入物。包含上下层多孔状金属结构,中间夹合一层高分子结构。其中上下两层多孔结构物让骨细胞攀附后往内孔生长,中间层高分子结构物具备黏合上下两层多孔结构功能与支撑整体植入物功能。整体综合结构植入物具备使上下两节椎体融合的功能,此技术价格较高昂,因上下层为单一孔细隙率多孔结构,稳定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椎间植入物,其由多个均一粒径的金属球体所组成,且具有多个区域,各区依金属球体所组成的数量不同,具有相异的孔隙率及孔隙大小,藉此提供具有多重刚性复合孔隙结构的椎间植入物,且各区孔隙分布平均,其所产生应力也平均,使椎间植入物可承受的应力效果更佳。
本发明利用造孔剂混合多个均一粒径的金属粉粒,接着经由烧结得到的椎间植入物,因此可直接通过调整造孔剂混合于金属粉粒的重量百分比,控制椎间植入物的孔隙率及孔隙大小,达成所需的力学性能。进一步地,本发明利用具有骨支撑形成区及骨成长形成区的制具,分别填充具有相异重量百分比的造孔剂混合于金属粉粒的混料,藉此形成具有骨支撑区及骨成长区的椎间植入物,且骨支撑区及骨成长区具有相异孔隙率及孔隙大小,使椎间植入物不需要高分子材料也可以达到多重刚性功能。
本发明椎间植入物,其是由多个金属球体所组成的多孔结构,且椎间植入物包括骨支撑区及骨成长区;其中,骨支撑区及骨成长区各具有多个连通孔,且骨支撑区的孔隙率小于骨成长区的孔隙率。
如上述,在一实施例中,多孔结构是由多个金属粉粒混合一造孔剂,以真空烧结成多个金属球体所组成。
如上述,在一实施例中,骨支撑区及骨生长区所含多个金属球体各具有均一粒径。
如上述,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当多个金属粉粒混合造孔剂时,造孔剂的重量百分比介于1wt%至70wt%之间。
如上述,在一实施例中,多个金属球体的粒径介于10um至100um之间。
如上述,在一实施例中,其中多个连通孔的孔径大小各介于50um至500um之间。
如上述,在一实施例中,其中骨支撑区及骨生长区的孔隙率各介于10%至9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未经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77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有海藻酸钠的药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化工厂除臭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