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病原真菌密封载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5853.7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46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段维军;郭立新;顾建锋;陈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病原 真菌 密封 载玻片 标本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密封载玻片标本制作,具体涉及一种植物病原真菌密封载玻片标本玻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病原真菌是指能够造成植物病害、 利用柯赫法则可以加以鉴定的一类真菌病原物。该类真菌以多种机制影响植物生长发育,造成植物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准确、有效地鉴定和检测这些病原物是进行检疫、监测及防治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对植物病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和形态研究, 一般首先要制作真菌玻片,真菌玻片可以分为临时玻片和永久玻片, 目前临时玻片制作一般直接用水做浮载剂,盖上盖玻片后直接观察,但临时玻片只能保存使用数十分钟,时间稍长水分便会挥发,影响进一步观察,并容易形成气泡,且不能进一步封固保存。也有人用乳酚油做浮载剂,盖上盖玻片后,盖玻片周围涂上透明的指甲油、树脂或凡士林等封片固定, 这种临时玻片可保存标本数天至数周,但其制片过程较为复杂,不易长时间保存,影响观察。但是乳酚油容易产生气泡,还可能影响某些真菌孢子的大小,甚至有时可使某些真菌孢子破裂。乳酚油中含酸,可溶解真菌色素。同时乳酚油的折射率与孢子和菌丝体非常相近,比较难于观察和测量,且难于封固玻片。乳酚油中苯酚气味较重,并且有致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病原真菌密封载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 该制作方法制作简单,无毒无副作用,易于观察,保存期较长的临时玻片。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植物病原真菌密封载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 步骤如下 :
a、在载玻片中央滴加浮载剂2.5μL,所述浮载剂为甘油:乳酸:蒸馏水以体积比2:1:1比例配制得到;浮载剂作用在于防止干燥和光线扩散;
b、用挑针挑取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体或子实体,置于载玻片上的浮载剂内,在解剖镜下观察并调整植物病原真菌形态;
c、在载玻片上的浮载剂的左上角和右下角各放置一块体积为 2~3 mm3的石蜡,在石蜡和浮载剂上盖上盖玻片,载玻片置于64 ℃的加热板上加热,待石蜡融化后自然冷却,得到植物病原真菌密封载玻片标本。石蜡具有很好的密封性,且不溶于水,不对标本造成影响,克服了一般方法制作的标本在较短时间会干,不能长时间保存和观察的缺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一种植物病原真菌密封载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该方法通过以无毒无副作用的甘油、乳酸、蒸馏水混合液作为浮载剂,再用石蜡热融形成均匀的蜡环封固盖玻片,冷却后成为致密的密闭环境,得到植物病原真菌密封载玻片标本,石蜡既作为支撑物,又作为封固剂,不用涂上指甲油、树脂或凡士林等封片剂,操作简单,载玻片加热时气体受热会自动逸出,植物病原真菌密封载玻片标本可保存标本6个月以上,因此是一种安全便捷,无毒无副作用,易于观察,保存期较长的临时玻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通过培养大丽轮枝菌V1,获得纯培养的V1菌丝体、微菌核、轮枝状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按照甘油:乳酸:蒸馏水体积比为2:1:1的比例,配制成无毒无副作用的浮载剂10mL,灭菌后备用;3、在干净载玻片中央使用移液器滴加浮载剂2.5μL,用灭菌挑针挑取上述已培养好的V1菌丝体或微菌核或轮枝状分生孢子梗或分生孢子,置于载玻片上的浮载剂内,在解剖镜下观察并调整V1菌丝体等形态,使得各种微观形态较为清晰可见;4、在载玻片上浮载剂的上角和右下角各放置一块体积为 2~3 mm3的石蜡,在石蜡和浮载剂上盖上盖玻片,载玻片置于64 ℃的加热板上加热(加热时间大约为30-40 s),待石蜡融化后自然冷却,得到植物病原真菌密封载玻片标本。5、在盖玻片上加贴包括植物病原真菌中文名、学名、寄主、来源、采集地等相关信息的纸质标签,用胶水粘贴在盖玻片相应位置上,制作完成,可保存6个月以上。6、将密封好的载玻片标本水平的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 ;7、开启显微镜,调整显微镜亮度,将显微镜调整到聚焦状态,对玻片标本进行显微观察,观察容易。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大丽轮枝菌由黑白轮枝菌替代,当然也可以由其它植物病原真菌替代,在此不一一列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未经宁波检验检疫科学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58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