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肾盂肾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25744.5 | 申请日: | 201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8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禾云;岳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禾云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3/12;A61K35/56;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24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肾盂肾炎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肾盂肾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肾盂肾炎是指肾盂炎症,大都由细菌感染引起,肾盂肾炎又称上尿路感染,一般伴下泌尿道炎症,临床上不易严格区分。根据临床病程及疾病,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期,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急性肾盂肾炎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病人常有腰痛、肾区压痛、叩痛、伴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以及尿频尿急和尿痛等膀胱刺激征,验血可见白细胞增高。一般无高血压或氮质血症。病人尿液混浊,可有肉眼血尿,尿常规镜检有多量白细胞或脓细胞,可有少许红细胞及管型,蛋白少许至中等量。
慢性肾盂肾炎时临床表现复杂,容易反复发作,症状较急性期轻,有时可表现为无症状性尿。半数以上患者有急性肾盂肾炎既往史,其后有乏力、低热、厌食及腰酸腰痛等症状,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急性发作表现也时出现。以往将病程超过半年或1年者为慢性肾盂肾炎,近年来提出肾盂肾盏有瘢痕形成,静脉肾盂造影见到肾盂肾盏变形、积水、肾外形不光滑,或二肾大小不等才称慢性肾盂肾炎。可有肾小管功能损害,如浓缩功能减退,低渗、低比重尿,夜尿增多及肾小管性酸中毒等。至晚期,可出现肾小球功能损害,氮质血症直至尿毒症。肾性高血压很多由慢性肾盂炎引起,一般认为患者高肾素血症及一些缩血管多肽的释放和血管硬化、狭窄等病变有关。少数患者切除一侧病肾后,高血压得以改善。
肾盂肾炎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非常高,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目前治疗肾炎的西药特别多,但治疗多不彻底,且副作用非常大,易复发,多是治标不治本。针对目前药物存在的问题,经多年临床实践,研究了一种中药治疗肾盂肾炎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肾盂肾炎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宣肺利尿、利湿通淋、凉血解毒之功效,对治疗肾盂肾炎具有显著的疗效,使肾盂肾炎患者摆脱了痛苦,治愈后不复发,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成本低廉,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肾盂肾炎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治疗肾盂肾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吉祥草、酒瓶花、杜松、番泻叶、构皮麻、海金沙、鸡矢藤、黑面叶、金沙草和画眉草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槐花放入锅内,武火炒制至微黄,取出放凉,研末,过200目细粉,备用。
(3)将地锦草和菊苣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4)将煅牡蛎和蜂房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5)将葎草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6)将上述步骤(1)~(5)所制得的稠膏、细粉以及汁液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肾盂肾炎的药物。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吉祥草:味甘,性平。润肺止咳,祛风接骨。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常用中草药手册》载:“润肺止咳,补肾接骨。治肺结核咳嗽,吐血,哮喘,慢性肾盂肾炎,遗精,跌打,骨折。”
酒瓶花:味苦,性凉;归心、膀胱经。清热,利尿。主小儿惊风,感冒,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禾云,未经张禾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5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