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确认校正程序的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5010.7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2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小谷诚刚;铃木雅人;小熊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1/00 | 分类号: | G06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朱胜;陈炜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程序 校正程序 信息处理设备 接收单元 应用 比较单元 发送单元 计算单元 判断单元 信息计算 装载 发送 申请 汽车 成功 | ||
本申请涉及用于确认校正程序的方法以及信息处理设备。第一接收单元从控制单元接收第一信息即关于控制程序的信息,该控制单元执行用于对装载到汽车上的装备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计算单元基于所接收的第一信息计算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是当将关于控制程序的校正程序应用到控制单元时控制程序的状态。发送单元将校正程序发送到控制单元。第二接收单元从控制单元接收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是在将所发送的校正程序应用到控制单元之后关于控制程序的状态的信息。比较单元将所接收的第三信息与计算的第二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单元基于比较的结果来判断将校正程序应用到控制单元的处理是否已成功。
技术领域
本文中讨论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经由网络来更新软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更新信息处理器的软件的方法的示例包括其中信息处理器从经由网络连接的更新服务器获取更新软件并且将所获取的更新软件应用到该信息处理器的方法。用于经由网络来更新软件的方法的示例包括下述第一技术和第二技术这两个技术。
在第一技术中,首先,在供应商系统中获取包括在用户系统中安装的软件信息和硬件信息的用户系统信息。接着,基于所获取的用户系统信息来构造测试环境,在测试环境中对应用了软件更新补丁的系统的操作进行验证,并确认在测试环境中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当确认正常操作时,将软件更新补丁发送到用户系统,并且用户系统通过应用软件更新补丁来更新自己的系统。
在第二技术中,客户系统信息被保留,客户系统信息包括指示引入客户系统的OS(操作系统)和应用的信息以及补丁详细信息,补丁详细信息包括指定可以应用该补丁的OS和应用的条件的独有条件。然后,基于客户系统信息和补丁详细信息来确定将补丁应用到客户系统的有效性或者无效性。当确定了应用该补丁有效时,将该补丁发送到客户系统,并且发出应用补丁的指示。
下述文献中的每个文献中所描述的技术是公知的。
公开号为2005-107803的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
公开号为2004-102379的日本特许公开专利申请。
发明内容
在对汽车上的更新目标的软件进行操作时,可以装载到汽车中的计算机的资源很少,因此,当更新处理失败时,难以保护用于恢复的资源。而且,人们希望减少施加到装载到汽车中的计算机上的负担。因此,以可靠的方式确认软件的更新处理是成功还是失败变得很重要。
然而,上述第一技术和第二技术没有公开在更新服务器端对汽车上的软件操作是成功还是失败进行确认。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如下方法:更新服务器对应用更新软件是成功还是失败进行确认,其中,更新服务器将该更新软件发送到汽车以应用该更新软件。
根据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确认由计算机执行的校正程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控制单元接收第一信息即关于控制程序的信息,该控制单元执行用于对装载到汽车上的装备进行控制的控制程序,该控制单元被装载在汽车上;基于所接收的第一信息计算第二信息,该第二信息是当将关于控制程序的校正程序应用到控制单元时控制程序的状态;将校正程序发送到控制单元;从控制单元接收第三信息,该第三信息是在将所发送的校正程序应用到控制单元之后关于控制程序的状态的信息;将所接收的第三信息与计算的第二信息进行比较;以及基于比较的结果来判断将校正程序应用到控制单元的处理是否已成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信息处理器的示例的配置的功能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的示例。
图3示出了汽车和更新服务器的顺序图的示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更新服务器的配置的示例。
图5示出了白名单X的配置的示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富士通株式会社;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5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