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4851.6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2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豪;杨敏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12 | 分类号: | C12N11/12;C12N11/10;C12N11/0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 菌胶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污染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菌胶团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水体污染(含水域中的污泥)治理工程中,一般采用生物降解法除去污水中的蛋白质、脂肪、芳香族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现有应用于污水处理的生物降解法包括活性污泥法以及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利用附着在活性污泥上的好养微生物在曝气的条件下氧化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成本低廉,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应用规模。生物膜法则是在固体表面培育微生物,使之自然形成由微生物构成的膜状物质,再利用该物质处理污水,具有操作简便、易于回收等优点。无论是活性污泥还是生物膜,其中具有生物分解活性的功能单位主要是具有分解有机污染物功能的微生物群形成的菌胶团。天然的菌胶团大多是由微生物群落通过分泌黏液层而相互粘集形成的,其形态为松散的絮状物质,在污水治理过程中,容易解体、消溶,不但影响活性污泥/生物膜的活性,消溶在水体中的菌胶团难以在二沉池中被分离,造成水体污泥率高等问题。此外,天然的菌胶团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难以控制,不利于针对污染物的种类提高处理效率,还容易混杂入有害微生物,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现有一种人工制造菌胶团的技术,通过将胶体物质(如果胶)与微生物悬液混合凝固后制得。上述的人工菌胶团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控,结构较为紧密、稳定,有利于提高污染物的分解效率。但与天然菌胶团相比,现有的人工菌胶团通透性不足、吸附效率低,分子量较大的有机污染物难以进入菌胶团内部,影响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同时,现有的单一基质的人工菌胶团具有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容易受污水的温度、pH、电荷、重金属浓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分解、消溶、微生物流失,导致其使用寿命的缩短,而消溶在污水中的生物膜又将导致二次污染,增加污水处理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率高、运行稳定、使用寿命长的菌胶团。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人工菌胶团,其原料按重量计包括:
第一聚合基质 5~15份;
第二聚合基质 5~10份;
第三聚合基质 10~50份;
增韧剂 3~5份;
菌胶团骨架 25~50份;
第一吸附剂 1~5份;
第二吸附剂 25~50份;
去离子水 300~600份;
生物活性组分 30~50份;
其中,所述第一聚合基质为耐酸水溶性植物多糖;所述第二聚合基质为耐碱水溶性植物多糖;所述第三聚合基质为明胶;所述增韧剂为淀粉;所述菌胶团骨架为高分子树脂;所述第一吸附剂为活性炭粉末;所述第二吸附剂为钠基膨润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惠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48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