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缬沙坦生产粗品工段高浓度含盐废水处理方法及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3701.3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0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武广;董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丹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4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缬沙坦 生产 工段 浓度 废水处理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缬沙坦生产粗品工段高浓度含盐废水处理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用于各种类型高血压,并对心脑肾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心肌梗塞、心力衰竭、蛋白尿、糖尿病等高血压病人可作为常规使用。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类疾病,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脏病、脑血管病、肾脏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危险因素。我国人口众多,随着人口的老年化,近年来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缬沙坦类抗高血压药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在国内的生产量逐年上升。
缬沙坦药物的合成包括:酯化工段、缩合工段、酰化工段、粗品工段及精制工段。各类原料经过酯化、缩合、酰化后,形成戊酰化物DMF溶液,再经过一系列的萃取、分层、蒸馏处理后,形成缬沙坦粗品。在粗品工段的萃取静置分层工序中,油相产物进入后续工段,大量分层水以废水形式排出,排放量约为2.01吨(废水/吨产品),分层废水组分包括:82.85%(W/W)水、氯化钠12.97%(W/W)、亚硝酸钠4.10%(W/W)、DMF微量、甲基叔丁其醚微量。分层废水占整个产品排水量的10%以上,具有有机物浓度高,盐份含量高的特点。如直接进入生化处理系统,将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目前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蒸馏脱盐和稀释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的两种处理方式。
蒸馏脱盐采用三效减压蒸馏或MVR蒸馏的方式,将废水中的水分和部分挥发性有机物以水蒸汽形式蒸馏出来,剩余浓液经结晶釜结晶分离出含有氯化钠结晶的废渣。此类废渣由于含有部分难挥发有机物和合成反应中间体,无法直接被利用,只有作为工业危险废物处理,极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运行成本高。稀释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的方法因盐份浓度过高,为满足生化处理进水的要求,需稀释至少15倍以上才能满足要求,造成水的大量浪费,在实际操作中有较大问题。因此,开发出一种缬沙坦生产粗品工段高浓度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系统也就成为研究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缬沙坦生产粗品工段高浓度含盐废水处理方法及其系统,无二次污染、无固废产生、脱除的盐能直接转化为一定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回用至前端生产过程,具有脱盐效果好、节约资源与能源、工艺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缬沙坦生产粗品工段高浓度含盐废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将缬沙坦生产粗品工段高浓度含盐废水经过氧化与过滤处理,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悬浮胶体;
(2)将预处理后的缬沙坦生产粗品工段高浓度含盐废水通过双极膜装置进行脱盐处理,将废水中的氯化钠直接转化为相应浓度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以达到脱盐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缬沙坦生产粗品工段高浓度含盐废水为缬沙坦生产过程中胺化时排放的废水,其组分包括:水80~85%(W/W)、氯化钠12~15%(W/W)、亚硝酸钠4.0~4.8%(W/W)、DMF微量、甲基叔丁其醚微量。
进一步地,所述氧化处理采用Fenton氧化处理、处理过程中控制pH值在3~4之间,或采用臭氧氧化处理,处理过程中控制pH值10~11之间,以将其中低分子量易挥发有机物氧化,使之碳化分解,以二氧化碳方式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处理在过滤装置中进行,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精度为0.45~1.0μm的滤芯过滤装置或滤布目数大于8000目的板框过滤机,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胶体及大分子胶体有机物质。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处理的过滤形式由处理水量决定,日处理量小于10m3,采用滤芯过滤装置过滤;日处理量大于20m3,采用板框过滤机过滤;日处理量在10~20m3时,可采用滤芯过滤装置或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
进一步地,所述双极膜装置包括阴极室、酸室、盐室、碱室、阳极室,各室间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及或极膜分隔排列组成,其排列方式为阳离子交换膜-双极膜-阴离子交换膜。
进一步地,所述双极膜装置的极板电流密度为250-300A/m2,各室间的间距4~8mm,隔板中间设置导流通道;酸室与碱室中溶液过流速度3~6cm/s、盐室溶液过流速度6~10c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丹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博丹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3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插件的电网可视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延时断开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