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层次数据的正方化有序树图布局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3310.1 | 申请日: | 2014-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1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谊;胡海云;甄远刚;刘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11120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层次 数据 正方 有序 布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可视化领域,具体涉及针对层次数据的正方化有序树图布局方法,用于对层次数据进行可视化。
背景技术
大数据时代,如何对大数据进行有效的显示,从而帮助人们分析数据是当今大数据处理的一个热点研究方向。大规模层次数据的可视分析研究是其中的重点之一。经典的层次数据可视化方法有节点-链接(Node-link)和树图(Treemap)两种表现形式。节点-链接能够充分表现数据的层次和关联特性。但是,由于其点线链接的结构,在布局上存在较大的空间浪费。当数据量大的时候,由于屏幕大小和像素的限制,使用节点-链接方法会引起节点覆盖的问题。树图在大规模层次数据的可视化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传播等各个领域。通过树图技术,能够得到一个充分利用显示空间,具有一定层次和顺序关系的可视化视图。可以通过矩形的面积分析节点权值的大小;通过对矩形的颜色和纹理等属性进行标注和对节点相关属性分析,从而帮助人们对数据进行可视分析。节点-链接方法在关系性网络的可视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而树图在关注权值大小对比的层次数据可视化中应用更为广泛。
Squarified布局算法由Mark Burls等于1999年为解决最初的Slice and Dice中存在大量长宽比恶劣的矩形,导致长条状矩形难以识别的缺点而提出。Squarified布局算法在进行布局时,打乱了数据原本的顺序,通过对数据按权值进行排序,采取贪心策略,将权值大的节点首先进行填充,对每一个节点矩形的填充,都选择平局长宽比更接近1的方式,从而保证树图中所有矩形的平均长宽比接近1,使布局的矩形接近正方形,人们容易对其进行辨识、交互和分析。但节点的原本顺序被打乱,在布局中无规律可循。正因为该算法无序的缺点,局限了该技术的应用。Pivot布局算法由Ben Shneiderman等于2001年为了解决Squarified布局算法中无序的缺点提出的一种方法。Pivot布局算法采用分治的思想,运用pivot节点将数据集T的填充区域划分为四部分,分别为R1,RP,R2和R3,在当前的封闭矩形内进行布局。对于R1,R2和R3的区域内,若节点数量大于1个,则重复pivot节点选择进行子问题划分并布局。但是总体而言,通过分治方法,在保证了树图布局部分有序的同时,保证每个节点填充的大致位置和长宽变化在数据更新时变化较小,从而确保其布局的稳定性和稳定的平衡性,有利于对时变更新的数据进行追踪。为了使树图布局算法具有更好的连续性和可读性,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查找。Bederson等于2002年提出了Strip布局算法。对节点采取从左到右的带状顺序进行填充,从而保证布局的连续性和可读性。为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连续性,减少Strip算法中由于权值变化引起的布局不稳定,Ying Tu等于2007提出Spiral布局算法。该算法在路径上将带状路径改为螺旋形路径,从而相对于Strip布局算法提高了布局的连续性和稳定的平衡性。
总结前人的工作:Squarifeid使用排序规则,贪心选择权值最大的节点优先填充,因此得到平均长宽比非常接近1的布局;Pivot将问题分而治之,使相邻顺序的数据集中在某一个区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稳定的平衡性;Strip和Spiral通过填充方向的限制,使布局效果具有很好的连续性和可读性。但现有方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一个到两个指标,但都不能将所有的评价指标综合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已有针对层次数据的树图布局方法,提供一种针对层次数据的正方化有序树图布局方法。该方法可以保证生成的树图在平均长宽比、平稳性、平稳的平衡性、连续性和可读性这5项评价指标上具有良好的表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层次数据的正方化有序树图布局方法,对待显示的数据集(用符号DS表示)进行可视化处理,所述待显示的数据集DS是一组通过层次结构关系互相关联的数据,即层次数据;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将待可视化数据集DS中的数据,按照层次关系表示为一棵树(用符号T表示)。
B.从上向下依次对树T中的每一层节点进行处理,同一层次的同父节点经过处理后得到一个大权值节点集,因此树T中的每一层节点进行处理后得到1个以上大权值节点集。
C.在二维平面上设置一个长宽比为6:4的矩形(用符号R表示),其面积用符号S表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商大学,未经北京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33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