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扩充底座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3024.5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7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谚;郭彦麟;陈正宏;蔡少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充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扩充底座,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扩充底座。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可携式电子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或是智能手机等,因具有能让使用者随身携带且操作简单等优点,已被广泛地使用。目前,由于大部分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并不具有用来支撑的底座,使用者需以手持的方式操作可携式电子装置,长时间操作将会造成使用者的负担。因此,现行的设计,多会将可携式电子装置与扩充底座搭配,此扩充底座可供可携式电子装置放置并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电性连接。
目前常见的扩充底座可概分为有扭力扩充底座与无扭力扩充底座。以有扭力扩充底座为例,图1为现有的有扭力扩充底座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卡勾机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图1的有扭力扩充底的局部侧视图。请参考图1至图3,可携式电子装置10可通过卡勾结构110而可插拔地设置于有扭力扩充底座100上,通常而言,卡勾结构110可包括第一卡勾件111与第二卡勾件112,当可携式电子装置10组装于有扭力扩充底座100时,第二卡勾件112会对应作动以将可携式电子装置10扣合于有扭力扩充底座100上,而当使用者欲将可携式电子装置10与有扭力扩充底座100分离时,需先解除第二卡勾件112与可携式电子装置10之间的连接关系,方能顺利地将可携式电子装置10自有扭力扩充底座100拔出。
为了避免设置于有扭力扩充底座100上的可携式电子装置10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晃动,因此在对应于可携式电子装置10与有扭力扩充底座100的结合处设置有支撑壁120。虽然支撑壁120的设置有助于改善可携式电子装置10与有扭力扩充底座100结合后所可能产生的晃动,却限制了有扭力扩充底座100的外型设计的弹性,以及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组装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扩充底座,其具有简洁的外型且可让可携式电子装置稳固定组装于其上。
本发明的扩充底座,用以组装可携式电子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具有显示面与位于显示面一侧的至少一卡槽。扩充底座包括承载结构、至少一卡勾件以及至少一第一磁性元件。承载结构包括本体以及壳件。壳件罩覆本体。卡勾件设置于本体上,且凸出于壳件的承载面上。第一磁性元件设置于本体上,且位于壳件内。卡勾件适于嵌合于该至一少卡槽内,且第一磁性元件适于吸附可携式电子装置,以将可携式电子装置固定于承载结构上。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扩充底座包括至少一卡勾件与至少一磁性元件,其中卡勾件与磁性元件设置于本体上,且卡勾件凸出于罩覆本体的壳件。当可携式电子装置通过卡槽与本体的卡勾件相互嵌合时,第一磁性元件能吸附可携式电子装置,也就是说,可携式电子装置可通过卡勾件与第一磁性元件稳固地组装于扩充底座上。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有扭力扩充底座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卡勾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有扭力扩充底的局部侧视图;
图4与图5分别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组装前后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承载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20:可携式电子装置;
21:显示面;
22:卡槽;
23:第二磁性元件;
24:第二连接端口;
100:有扭力扩充底座;
110:卡勾结构;
111:第一卡勾件;
112:第二卡勾件
120:支撑壁;
200:扩充底座;
210:承载结构;
211:本体;
212:壳件;
212a:承载面;
220:卡勾件;
230:第一磁性元件;
240:第一连接端口;
250:主机;
251:键盘组;
260:枢转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4与图5分别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扩充底座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组装前后的示意图。图6是图4的承载结构的示意图,其中为求清楚表示与说明,图6省略示出壳件212。请参考图4至图6,在本实施例中,扩充底座200可用以组装可携式电子装置20,其中可携式电子装置20例如是平板电脑,其具有显示面21与位于显示面21一侧的至少一卡槽22。以下是以两个卡槽22举例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3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脑机箱冲孔废料作为支架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种猪遗传评估信息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