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健康监控方法、装置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22452.6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7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曹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迪美泰数字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2 | 分类号: | A61B5/0402;A61B6/00;A61B5/00;A61B5/055;A61B8/00;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唐致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健康 监控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健康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健康监控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智能健康监控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健康监护是减低突发性健康意外风险的关键技术,如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以心脏监护为例,面对目前全球十亿心脏病患者以及更多的高危人群,传统的床边监护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方兴未艾的随身健康监护技术,能随时、随地、随动地对监护对象的健康状态进行监测,而且不影响监护对象的日常生活与工作,给广大人群在医院外仍能有效降低健康意外风险并提高生活品质。
现有技术中,健康监护技术仅仅是对监护对象实时健康数据(如心率数据、心电图数据、超声图像数据等)进行实时监测,或者机械的把监护对象的实时健康数据与设定的标准数据做比对,并得出健康评测结果。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健康状态等情况的不同,这种机械式采集和静态比对的方式往往不能正确反应监护对象的健康状态,甚至容易出现误判,给监护对象带来不便;另外,现有的健康监护技术不能直观、清晰地反映监护对象的健康状态的变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动态比对算法操作,正确、直观和清晰反映监护对象健康状态的智能监控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动态比对算法操作,正确、直观和清晰反映监护对象健康状态的智能监控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动态比对算法操作,正确、直观和清晰反映监护对象健康状态的智能监控系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健康监控方法,其包括步骤:S10,采集并存储个人健康模板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S20,采集个人健康当前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S30,将个人健康当前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和个人健康模板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进行比对算法操作,输出比对结果。
优选的,所述步骤S10还包括子步骤:S11,采集并存储多组个人健康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S12,将任意一组个人健康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设定为个人健康模板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
优选的,所述个人健康当前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为任一时刻采集或存储的个人健康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
优选的,所述步骤S30还包括子步骤:S31,将个人健康当前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和个人健康模板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进行比对算法操作,输出比对结果到监控中心;或S32,将个人健康当前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和个人健康模板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输出到监控中心进行比对算法操作;或S33,将个人健康当前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输出到监控中心,与储存在监控中心的个人健康模板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进行比对算法操作。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步骤:S40,设定个人健康预警分级,根据比对结果分析判断并生成预警信息输出。
优选的,所述数据为心电检测数据、X光成像检测数据、红外或太赫兹成像检测数据、核磁共振成像检测数据、超声成像检测数据或生化检测数据组。
一种智能健康监控装置,其包括:采集模块,用于采集个人健康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个人健康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处理模块,分别与采集模块和存储模块连接,用于处理个人健康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比对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用于对两组或多组个人健康数据的时间序列和/或空间序列进行比对算法操作并输出比对结果。
优选的,所述采集模块为心电检测传感器、X光成像检测传感器、红外或太赫兹成像检测传感器、核磁共振成像检测传感器、超声成像检测传感器或生化检测传感器。
优选的,其还包括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所述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和通信模块均与处理模块连接。
一种智能健康监控系统,其包括智能健康监控装置和监控中心,所述智能健康监控装置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与监控中心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迪美泰数字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迪美泰数字医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2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刺成网式非织造材料
- 下一篇:经二重组织双层织物织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