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22220.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3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家辉;玉发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宁市第一中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19/02;E02B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 |
地址: | 530012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抗洪 缓冲 三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防护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
背景技术
目前新修建的桥梁大多已充分考虑发生特大洪水等险情时的安全性,故安全性能较高。但在国内依然还有很多旧桥在使用,是当地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这些桥梁由于设计、建造时间、地质变化等各种原因,难以承受特大洪水的冲击,如果重新修建这些桥梁的费用颇高,故这些旧桥依然在使用,当出现特大洪水等险情时,容易造成这些桥梁的损坏。桥梁的桥体和桥墩的迎水面面积比较大,且桥体和桥墩的迎水面未做流线体设计,或只是做简单的圆弧处理,因此桥体和桥墩的对水流的阻力非常大,洪水冲击桥梁时的冲力非常大。洪水导致桥梁损毁的情况可以分成三种情况:一是洪水直接冲毁桥墩,导致桥体失去支撑而断裂;二是洪水漫过桥体,巨大的推力将桥体与桥墩的连接处撕裂或将桥墩基座撕裂,桥体被冲走;三是洪水因桥墩的阻挡而产生涡流,掏空桥墩基座迎水面的泥土,导致桥墩失稳而倒塌。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能够降低洪水对桥梁的冲击力,并降低桥墩基座迎水面处的涡流,以保护桥梁,其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其中,包括:缓冲部,该缓冲部包括两个前端连接在一起且后端分别向两侧张开以呈V字状连接的缓冲侧板;以及底部,其用于固定在桥体的迎水面或桥墩的迎水面上。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缓冲侧板的夹角为40°~90°。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缓冲侧板自成一体。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部为一形状与迎水面的形状对应的底板,该底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缓冲侧板连接,且该底板与所述缓冲部的前端之间形成一个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通槽。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侧板及底板的材质为玻璃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横向安装在桥体的迎水面时,位于上方的所述缓冲侧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位于下方的所述缓冲侧板与水平面的角度;当所述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竖向安装在桥墩的迎水面时,所述两个缓冲侧板与垂直面的夹角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降低洪水对桥梁的冲击力以保护桥梁,其结构简单,制造和安装成本低。
2、本发明的底板与缓冲部的前端之间形成一个上下两端开口的中空通槽,其重量比较小,且洪水能够进入中空通槽内,避免因额外负重而影响桥梁安全及因洪水浸泡产生过大的浮力。
3、当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横向安装在桥体的迎水面时,位于上方的缓冲侧板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位于下方的缓冲侧板与水平面的角度;以当洪水漫过缓冲部时,增加水流对其产生向下的分力,提高稳固性能。当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竖向安装在桥墩的迎水面时,两个缓冲侧板与垂直面的夹角相等,使两个缓冲侧板受到的侧向冲击较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种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安装于桥梁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种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种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安装于桥体上的左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种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安装于桥墩上的俯视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桥体,11-桥体迎水面;2-桥墩,21-桥墩迎水面;3-桥梁抗洪用缓冲三角护体,31-缓冲部,32-缓冲侧板,33-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宁市第一中学,未经南宁市第一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22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