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1922.7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0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陆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玖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00 | 分类号: | A01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侯桂丽 |
地址: | 215427 江苏省苏州市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破 小麦 种子 休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凡处在不能萌发状态的有活力的种子,称为休眠种子,如果把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播种到地里去,就会出现出苗率低,造成减产;麦类种子普遍存在休眠期现象,小麦休眠期较长,而且各品种间各有差异。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小麦是主粮,相当多的农民现在只知道选择优良品种,施化肥,而对于休眠期这一概念不清楚,对于农业生产而言,休眠的种子发芽力降低,会严重地影响田间出苗率。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打破小麦种子休眠期的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栽培方法,特别是一种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方法。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打破小麦种子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种,使小麦所处环境湿度在60-70%;
(2)将小麦种子先置于35-40℃温水中浸泡24-36小时,再置于2-6℃冷藏24小时;
(3)将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利用0.03-0.06%的壳聚糖和5-8mmol/L的一氧化氮(NO)浸泡;
(4)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生成的氧等离子体进行处理,氧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的时间为10-20秒,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源为高频高压电源,频率为4kHz-6kHz,电压范围为5kV-6kV。
在上述栽培方法中,步骤(1)所述的选种,应选择种皮完整、饱满、粒大的小麦种子。
在上述栽培方法中,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温水温度为38℃,浸泡时间为36小时。
在上述栽培方法中,步骤(3)所述的壳聚糖浓度为0.04-0.05%,所述一氧化氮浓度为6-8mmol/L。
在上述栽培方法中,步骤(4)所述的氧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的时间为18秒,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源为高频高压电源,频率为4kHz,电压范围为5kV。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种子休眠破除处理,使得小麦种子的萌发率达到95%以上,为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保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1)选择种皮完整、饱满、粒大的小麦种子,使小麦所处环境湿度在60%;
(2)将小麦种子先置于35℃温水中浸泡24小时,再置于2℃冷藏24小时;
(3)将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利用0.03%的壳聚糖和5mmol/L的一氧化氮(NO)浸泡;一氧化氮以硝普钠(SNP)的形式来提供;
(4)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生成的氧等离子体进行处理,氧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的时间为10秒,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源为高频高压电源,频率为4kHzHz,电压范围为5kV。
经处理后,小麦种子的萌发率为95%。
实施例2
(1)选择种皮完整、饱满、粒大的小麦种子,使小麦所处环境湿度在65%;
(2)将小麦种子先置于40℃温水中浸泡32小时,再置于4℃冷藏24小时;
(3)将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利用0.06%的壳聚糖和8mmol/L的一氧化氮(NO)浸泡;一氧化氮以硝普钠(SNP)的形式来提供;
(4)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生成的氧等离子体进行处理,氧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的时间为20秒,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源为高频高压电源,频率为5kHz,电压范围为6kV。
经处理后,小麦种子的萌发率为95.8%。
实施例3
(1)选择种皮完整、饱满、粒大的小麦种子,使小麦所处环境湿度在70%;
(2)将小麦种子先置于38℃温水中浸泡36小时,再置于6℃冷藏24小时;
(3)将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利用0.05%的壳聚糖和8mmol/L的一氧化氮(NO)浸泡;一氧化氮以硝普钠(SNP)的形式来提供;
(4)利用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生成的氧等离子体进行处理,氧等离子体处理种子的时间为18秒,所述介质阻挡放电的电源为高频高压电源,频率为4kHz,电压范围为5kV。
经处理后,小麦种子的萌发率为96.2%。
对比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玖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玖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1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