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能收集器及智能流量计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1836.6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50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王书华;王中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G01F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孙向民;肖冰滨 |
地址: | 10008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收集 智能 流量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能收集器及智能流量计,该振动能收集器设置在流体空间内,其中该振动能收集器包括:发电单元,该发电单元在流体的运动作用下产生弯曲形变,并基于该形变产生并输出电信号。所述智能流量计包括所述振动能收集器,该振动能收集器为智能流量计提供电源。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振动能收集器,可以实现将流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振动能)转换为电能而进行收集,并且该振动能收集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振动能收集器及智能流量计,特别涉及一种收集流体能量的器件,以及应用该振动能收集器的智能流量计。
背景技术
近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在逐渐的被有效收集,比如利用热电效应或热释电效应可以将热能收集转换为电能,利用压电效应和摩擦效应可以将部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虽然这类能量收集的功率还比较小,但是却已经能初步用在一些微电子器件中,使得微电子器件无需借助外电源而得以驱动。此外,对于流体空间(如管道)中流体运动产生的机械能的收集变得日趋重要,但是,目前还没有基于流体运动过程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收集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能收集器及智能流量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流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能收集器,设置在流体空间内,其中,该振动能收集器包括:发电单元,该发电单元在流体的运动作用下产生形变,并基于该形变产生并输出电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流量计,包括上述的振动能收集器,所述振动能收集器设置在流体空间中,所述电信号为所述智能流量计提供电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流经流体的流体空间内设置发电单元,发电单元在流体的运动作用下会产生形变,并基于该形变产生并输出电信号。由此可以实现将流体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能(振动能)转换为电能而进行收集,并且该振动能收集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以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晰,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且附图中的示意图尺寸和实际尺寸并未严格呈现一定的缩放比例,附图所示内容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振动能收集器的方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振动能收集器的发电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振动能收集器的发电单元的优选结构示意图;
图4A和4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振动能收集器的输出电信号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振动能收集器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流体空间 20 发电单元 22 第一部件
24 第二部件 220 第一摩擦层 222 第一导电层
240 第二摩擦层 242 第二导电层 26 支撑部件
28 电流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振动能收集器的方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未经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18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H桥可变结构式驱动拓扑
- 下一篇:一种半桥级联型多电平逆变器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