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毛细金属管耐水压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1636.0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69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袁思波;于振涛;韩建业;皇甫强;余森;刘春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G01N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16***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管 耐水 性能 检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毛细金属管耐水压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水压试验机(15)和连接在水压试验机(15)上的水管(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1)和堵头(8),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用于夹持毛细金属管(5)的弹性夹头一(2-1)和弹性夹头二(2-2),所述弹性夹头一(2-1)与毛细金属管(5)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毛细金属管(5)上的有机塑料管一(3-1)以及套装在有机塑料管一(3-1)上的弹性金属管一(4-1),所述弹性夹头二(2-2)与毛细金属管(5)之间设置有套装在毛细金属管(5)上的有机塑料管二(3-2)以及套装在有机塑料管二(3-2)上的弹性金属管二(4-2),所述弹性金属管一(4-1)的一端与弹性夹头一(2-1)相夹接,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一(10-1),所述堵头(8)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一(10-1)相适配的内螺纹一(10-2),所述弹性金属管二(4-2)的一端与弹性夹头二(2-2)相夹接,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二(11-1),所述水管(6)上设置有转换接头(7),所述转换接头(7)上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二(11-1)相适配的内螺纹二(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毛细金属管耐水压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塑料管一(3-1)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有机塑料管一(3-1)与弹性金属管一(4-1)发生相对滑动的环形凸棱一(3-11);所述有机塑料管(3-2)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有机塑料管二(3-2)与弹性金属管二(4-2)发生相对滑动的环形凸棱二(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毛细金属管耐水压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塑料管一(3-1)与有机塑料管二(3-2)均为聚四氟乙烯管,所述弹性金属管一(4-1)与弹性金属管二(4-2)均为钛镍形状记忆合金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毛细金属管耐水压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塑料管一(3-1)与有机塑料管二(3-2)的壁厚均为0.5mm~1mm,所述弹性金属管一(4-1)与弹性金属管二(4-2)的壁厚均为0.2mm~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毛细金属管耐水压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金属管一(4-1)上且与弹性夹头一(2-1)相夹接的一端开设有多个U形凹槽一(12-1),所述弹性金属管二(4-2)上且与弹性夹头二(2-2)相夹接的一端开设有多个U形凹槽二(1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毛细金属管耐水压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U型凹槽一(12-1)与每个U型凹槽二(12-2)的长度均为15mm~20mm,宽度均为0.1mm~0.2mm。
7.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装置对毛细金属管的耐水压性能进行检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毛细金属管(5)装配在毛细金属管耐水压性能检测装置上,然后根据毛细金属管(5)在压力为P的条件下保持时间为t的耐水压性能要求,在水压试验机(15)上设定压力P;所述P满足:P≤35MPa,所述t满足:1min≤t≤5min;
步骤二、开启水压试验机(15)的注压开关,对毛细金属管(5)进行注水加压,待毛细金属管(5)内的水压达到所设定的压力P后开始计时保压;
步骤三、待计时时间为t后,立即关闭注压开关,放水泄压后取下毛细金属管(5);
步骤四、检测毛细金属管(5)有无破裂或渗漏现象;若无破裂或渗漏现象,则证明所述毛细金属管(5)能够满足在压力为P的条件下保持时间为t的耐水压性能要求;否则,则证明所述毛细金属管(5)不满足在压力为P的条件下保持时间为t的耐水压性能要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毛细金属管(5)的外径Ф满足:0.5mm≤Ф≤6mm,所述毛细金属管(5)的壁厚δ满足:0.1Ф≤δ≤0.3Ф,δ的单位为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毛细金属管(5)的材质为钛、铜、铝、钛合金或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未经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16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高尔夫球练习场的果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健身器材旋转把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