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棒材、型钢的下钢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21397.9 | 申请日: | 201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9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阮祥伟;刘庆祖;岳峰;张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25/02 | 分类号: | B65G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 地址: | 2100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型钢 系统 | ||
1.一种适用于棒材、型钢的下钢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步进下钢装置、辅助下钢装置以及用于输送所述棒材或型钢的输送装置;
其中步进下钢装置包括动齿条、静齿条以及驱动所述动齿条步进移动的齿条驱动装置,所述动齿条、静齿条上均设置有用于放置棒材或型钢的若干凹陷部;其中两相邻凹陷部分别为第一凹陷部、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开口角度为105°~115°,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开口角度为90°~100°;
所述辅助下钢装置包括辅助下钢挡板、第一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一传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通过第一传动装置控制所述辅助下钢挡板处于高位或低位;所述辅助下钢挡板上设置有两凹陷部,所述辅助下钢挡板上的两凹陷部与所述动齿条或静齿条上相邻两凹陷部的开口角度对应相同;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链条、控制所述输送链条起停的链条驱动装置;
所述辅助下钢挡板设置在所述静齿条的末端,所述辅助下钢挡板置于高位,所述动齿条将所述型钢移送至辅助下钢挡板的凹陷部上,辅助下钢挡板从高位转至低位,所述型钢滑落至输送链条上;或者所述辅助下钢挡板置于高位,所述动齿条将所述棒材移送至所述辅助下钢挡板的凹陷部上,所述动齿条再将所述棒材移送至输送链条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棒材、型钢的下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辅助下钢装置和所述输送装置之间的棒材分组下钢装置,所述棒材分组下钢装置包括止动装置和滑落装置;
其中所述止动装置包括止动挡板、第二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二传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通过第二传动装置控制所述止动挡板处于高位或低位;
所述滑落装置包括滑落挡板、第三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的第三传动装置,第三驱动装置通过第三传动装置控制所述滑落挡板处于高位或低位;
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输送链条上的棒材或型钢进行计数的计数装置;
控制止动挡板、滑落挡板均置于高位,止动挡板将滑落挡板的坡面分为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第一坡面高于第二坡面,动齿条移送至第二坡面上的棒材沿第二坡面滑落至输送链条上;动齿条移送至第一坡面上的棒材被止动挡板挡住,通过止动挡板高位和低位之间的转换,控制第一坡面上的棒材落至输送链条上的根数,实现棒材的分组下钢,其中所述棒材为规格小于的棒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棒材、型钢的下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轴、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螺杆,其中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通过扁头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另一端通过扁头与所述辅助下钢挡板铰接,所述辅助下钢挡板由第一支座支撑;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一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反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适用于棒材、型钢的下钢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第二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传动轴、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第二螺杆,其中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通过扁头与所述第四连杆铰接,另一端通过扁头与所述止动挡板铰接,所述止动挡板由第一支座支撑;所述第三连杆与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所述第二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反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棒材、型钢的下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第三传动装置包括第三传动轴、设置在第三传动轴上的第五连杆和第六连杆、第三螺杆,其中所述第三螺杆的一端通过扁头与所述第六连杆铰接,另一端通过扁头与所述滑落挡板铰接,所述滑落挡板由第二支座支撑;所述第五连杆与第三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反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件下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链条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输送链条进行分区的若干个链条止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棒材、型钢的下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驱动装置为交流电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棒材、型钢的下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驱动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输送链条的输送节距的编码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棒材、型钢的下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上设置有用于张紧所述输送链条的张紧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棒材、型钢的下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静齿条上第一凹陷部的开口角度为110°,所述第二凹陷部的开口角度为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139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