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岩性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21381.8 | 申请日: | 201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9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 发明(设计)人: | 庞雄奇;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油气藏 概率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勘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岩性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岩性油气藏的圈闭成藏概率是指某一圈闭内含油气的可能性大小,用于评价该圈闭能否成藏,同时油气成藏概率也用来表征石油天然气等烃类资源能够在一定区域或勘探目标内聚集油气的可能性的大小,油气成藏概率越大,油气富集成藏的可能性越高。研究成藏概率可以有效确定勘探目标,同时还可以对目标进行有效性评价,通过具体评价结果可以在勘探过程中将目标落实到具体井区,从而可以降低勘探风险和勘探成本,提高钻井成功率,为油田的增储提供更明确的依据和重要保证。
因此,在油气勘探与开发中,研究区岩性油气藏的油气富集规律和成藏概率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对于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的分析及其定量研究直接关系到油气勘探的成功率,然而,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成藏条件的不确定性,使得成藏概率的研究进展缓慢。
针对岩性油气藏油气富集规律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其成藏概率的定量研究这个问题,目前已提出多种方法,例如:相控圈闭成藏概率预测、势控圈闭成藏概率预测、源控圈闭成藏概率预测,但总的来说,这些方法都是基于单因素的,对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概率预测仍停留在半定量化阶段,还未实现精确的定量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确定岩性油气藏成藏概率的方法,以达到实现对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概率进行定量研究的目的,该方法包括:
根据研究区中待分析岩性油气藏的储层的孔隙度数据和渗透率数据,计算相指数;
根据所述储层的岩石孔喉半径数据和界面张力数据,计算势指数;
根据所述相指数和所述势指数,计算相势耦合指数;
利用所述研究区中的烃源岩排烃强度、油气藏到排烃中心的距离和油气藏到排烃边界的距离,计算源控指数;
利用所述相指数、所述势指数和所述源控指数,计算相势源复合控藏指数;
重复执行上述步骤,计算得到多个待分析岩性油气藏中各个岩性油气藏的相势源复合控藏指数;
对得到的多个相势源复合控藏指数和各个待分析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概率进行统计,建立相势源复合控藏指数与成藏概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根据建立的相势源复合控藏指数与成藏概率之间的定量关系,对所述研究区中的岩性油气藏的成藏概率进行分析。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研究区中待分析岩性油气藏的储层的孔隙度数据和渗透率数据,计算相指数,包括:
获取所述储层的孔隙度数据和渗透率数据;
根据获取的孔隙度数据计算相对孔隙度,根据获取的渗透率数据计算相对渗透率;
根据所述相对孔隙度和相对渗透率计算相指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相对孔隙度:
Φi=Φ/Φmax
其中,Φ表示储层孔隙度,Φmax表示在同一深度条件下的最大储层孔隙度,Φi表示相对孔隙度;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相对渗透率:
Ki=lg(K)/lg(Kmax)
其中,K表示储层渗透率,单位为10-3μm2,Kmax表示在同一深度条件下的最大储层渗透率,单位为10-3μm2,Ki表示相对渗透率;
根据所述相对孔隙度和相对渗透率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相指数:
FI=(Φi+Ki)/2
其中,FI表示相指数,取值为0~1,Φi表示相对孔隙度,Ki表示相对渗透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所述孔喉半径数据和界面张力数据,计算势指数,包括: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界面势能;
其中,P表示界面势能,σ表示界面张力,θ表示多相流体接触角,r表示孔喉半径;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势指数:
PI=(Ps-Pmin)/(Pmax-P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13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纯矿物颗粒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充换电站车辆监控系统的数值修正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