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缆防破坏定位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21079.2 | 申请日: | 201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76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斌;许金彤;俞登科;余向森;陈贵;张剑;车敏;黄一鸣;史勤峰;张弢;潘圆君;周文斌;谢燕康;金洁琼;王嘉华;汤亚俊;金国伟;周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00 | 分类号: | G01V1/00;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破坏 定位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防破坏定位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现场数据;调用破坏事件数据模型库,所述破坏事件模型包括发生已知破坏事件时所述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标准现场数据、所述监测设备所处的介质信息以及所述已知破坏事件发生处与所述监测设备的已知相对位置信息;通过破坏事件数据模型库确定第一破坏事件模型,所述第一破坏事件模型的标准现场数据与所述现场数据相同,所述第一破坏事件模型的介质信息与所述第一介质相同;将所述第一破坏事件模型中的已知相对位置信息确定为待定位破坏事件发生处与所述监测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力电缆管线现场破坏事件更为精确的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电缆防破坏定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在城市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由于电力电缆敷设路径长、范围广,管理人员很难全方位对电力电缆进行管理,同时随着城市改造不断加快,土建施工很容易对电力电缆造成外力破坏。因此,对电力电缆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在破坏事件尚未发生时就做出定位及预警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有的对电力电缆破坏事件定位的方法为采用声音传感模块或振动传感模块对电力电缆的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当监测到的声音或振动超过预先设定的声音或振动的门限时进行报警。由于多种介质、环境恶劣、地理复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采用声音传感模块或振动传感模块对破坏事件的定位是很难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电缆防破坏定位的方法及装置,目的在于解决对电力电缆的破坏事件不能准确定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电缆防破坏定位方法,包括:
获取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现场数据,所述监测设备设置于第一介质中,所述现场数据包括现场声音和/或振动数据;
调用破坏事件数据模型库,所述破坏事件数据模型库为包括多个破坏事件模型的集合,所述破坏事件模型包括发生已知破坏事件时所述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标准现场数据、所述监测设备所处的介质信息以及所述已知破坏事件发生处与所述监测设备的已知相对位置信息;
通过破坏事件数据模型库确定第一破坏事件模型,所述第一破坏事件模型的标准现场数据与所述现场数据相同,所述第一破坏事件模型的介质信息与所述第一介质相同;
将所述第一破坏事件模型中的已知相对位置信息确定为待定位破坏事件发生处与所述监测设备的相对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获取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现场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监测设备监测到的同一时刻的现场声音数据源和现场振动数据源;
将所述获取得到的现场声音数据源及所述现场振动数据源转换为数字信号,分别作为现场声音数据和现场振动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预先建立破坏事件模型,并将多个破坏事件模型的集合作为所述破坏事件数据模型库。
可选地,所述预先建立破坏事件模型包括:
模拟已知破坏事件,获取所述已知破坏事件发生时所述监测设备监测到的同一时刻的标准现场声音数据源和标准现场振动数据源;
记录所述已知破坏事件发生处与所述监测点的已知相对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监测设备所处的介质信息;
将所述获取得到的标准现场声音数据源和标准现场振动数据源转换成数字信号,分别作为标准现场声音数据和标准现场振动数据;
通过将所述同一时刻的标准现场声音数据和标准现场振动数据进行存储,建立所述破坏事件模型。
可选地,所述通过破坏事件数据模型库确定第一破坏事件模型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10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