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输料机及其外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21009.7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86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郑艳妮;肖中元;刘昌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1/08 | 分类号: | B65G21/08;B65G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薛晨光 |
地址: | 410007***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料机 及其 外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料机及其外罩装置。
背景技术
吸附塔与解析塔是活性炭脱硫脱硝技术的两个主要反应场所,二者有机配合完成排放烟气中有害物质的吸附,以及活性炭的再生与活化。众所周知,该工艺技术是以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脱除烟气中的SO2、NOX等有害气体,主要包括吸收、解析和回收等三个处理过程。由此,在满足烟气排放要求的基础上,可回收利用高浓度SO2,同时实现活性炭的循环利用。
具体来说,烟气经增压风机进入吸附塔,吸附塔内烟气中的有害成分在活性炭的作用下发生物理化学反应,粉尘、二噁英及生成的硫酸盐等吸附在活性炭的孔隙中,NOX分解成无害的N2,最终实现烟气中SO2、NOX等有害气体的脱除。吸附了有害物质的活性炭达到一定饱和度后,从吸附塔底部排出并经输料机输送至解析塔的顶部,注入解析塔后,利用热介质间接加热解析塔内的活性炭,活性炭在高温区(320-490℃)保持一定的时间,使得所吸附的有害物质被排出活性炭,即可恢复活性炭的吸附功能,实现活性炭的再生。重获活性的活性炭通过解析塔底部排出,经振动振动筛除去细小颗粒后,再由输料机输送到吸附塔顶部,重新注入吸附塔内进行循环利用。
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输料机的布置示意图。
待再生活性炭自吸附塔10经由第二输料机20进入解析塔30,重获活性的活性炭自解析塔30经由第一输料机40进入吸附塔10。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吸附塔10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机体胀缩,解析塔30在加气气体的作用下同样会产生机体胀缩。对于搭接于相应机体上的输料机而言,上述胀缩量的存在直接影响到输料机的工作稳定性;特别是,以第一输料机40为例,受其外罩401下部水平段固定安装的限制,当额定负载较大的系统产生较大胀缩量时,将直接导致外罩401出现毁损。为避免该问题的出现,受驱动底座和输料机罩体均直接和吸附塔骨架相连的限制,现有技术大多只能通过在底座上开长孔来适应吸附塔骨架的热膨胀。但是,当吸附塔比较少时,上部水平段比较短且热膨胀量较小,开长孔可以解决问题,而当吸附塔多,热膨胀量大时,长孔则需要开很长,此时会导致驱动装置的不稳定;此外,驱动装置又是一套设备的核心部分,当该膨胀量较大时,驱动底座相对而言不是一个固定的底座,无法保证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应当理解,上述输料机外罩无法适应机体胀缩的现象,除存在于烟气净化工艺的输料机外,在机体胀缩量影响与其适配的输料机工作稳定性的其他应用领域中也同样存在,且一直未得以有效解决。
有鉴于此,亟待针对现有输料机的外罩结构进行适应性的改进设计,以期具备适应机体胀缩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输料机外罩无法可靠地适应相应机体的胀缩,而影响系统工作稳定性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料机外罩装置,包括竖直段罩体、搭置于机体上部的上部水平段罩体和滑动平台;其中,所述竖直段罩体的下端直接或间接固定设置,所述上部水平段罩体自所述竖直段罩体的上端向一侧延伸形成;所述滑动平台设置在所述水平段罩体和机体之间;所述滑动平台与所述上部水平段罩体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平台与所述机体之间具有配合副,以便所述机体可相对于所述上部水平段罩体的延伸方向位移;且所述竖直段罩体为上下分体式结构,所述上段罩体下端设置有外覆部件,所述外覆部件向下延伸至所述下段罩体的外侧,且所述外覆部件与下段罩体的相对端具有预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滑动平台与所述机体之间相适配的滑动配合表面形成所述配合副。
优选地,所述机体具有通过支座固定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滑动平台具有通过支座固定设置的上盖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用于与所述上盖板的下表面相抵形成所述滑动配合表面。
优选地,所述上盖板和所述支撑板中,一者上具有两条与所述上部水平段罩体的延伸方向平行设置的导轨,两条所述导轨分别用于设置在另一者的两侧并构成间隙配合,以限制两者在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优选地,相适配的所述支撑板和上盖板设置为多个,且沿所述上部水平段罩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1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带输送机无动力变坡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速发药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