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研磨腔体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20204.8 | 申请日: | 201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72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8/16 | 分类号: | B02C18/16;B02C18/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潘志渊 |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研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构件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研磨腔体。
背景技术
研磨腔体是用于配合刀具进行粉碎研磨的主要结构,在腔体的内部设有腔室,其给刀具研磨提供以绝对稳定的环境。例如中国发明专利《一种不锈钢家用垃圾处理器的研磨腔体》,申请号为201210581187.X,公开了包括:容纳垃圾的研磨盘和其配套的研磨罩,及其辅助粉碎垃圾的研磨刀圈;所述研磨盘在密封圈与紧固件的作用下和所述研磨罩连接,其内部形成研磨腔;所述研磨腔可以容纳垃圾和处理垃圾;所述研磨盘内壁上加工有定位卡紧用的燕尾槽;通过燕尾槽与所述研磨刀圈外圈相应位置的连接键配合,可以将所述研磨刀圈紧密的安装到所述研磨盘的内壁上,以优化研磨过程。所述研磨刀圈的内侧为一系列凸起的块状刀头。该结构的研磨结构可以防止垃圾堆积,而且研磨效率高。但是从实际的使用中发现,这种可以拆卸的研磨刀圈非常容易使其连接的缝隙中卡住垃圾,不仅难清理,而且粉碎效果不好。其次,这种均匀无差别排列的刀头在粉碎能力上相对较弱,不仅粉碎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堵塞垃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研磨腔体,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了研磨腔体内刀头结构因连接或排列不合理而造成粉碎效果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研磨腔体,所述研磨腔体的内部为一个中空的研磨腔室;所述研磨腔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研磨腔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在所述研磨腔体的内壁表面设有多层刀头组;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有一个竖直间隔高度h;每层刀头组包括相同水平间隔角度α的若干刀头;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还设有一个水平间隔角度β。
优选的是,所述竖直间隔高度h为10~15mm;所述水平间隔角度α为90°;所述水平间隔角度β为45°。
优选的是,所述刀头的四周设有锋利的刀刃。
优选的是,所述研磨腔体包括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上腔体与所述下腔体之间通过密封件相对接;所述研磨腔体的底部中心还设有一个轴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研磨腔体,其通过在腔体的内壁上固设特殊排列位置的刀头来提高研磨腔体的粉碎研磨能力。这些分布的刀头不仅可以将垃圾彻底的粉碎,而且不会阻塞垃圾,更不会造成垃圾的堆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研磨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研磨腔体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研磨腔室;2、进料口;3、排污口;4、上腔体;5、下腔体;6、刀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和2,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研磨腔体,研磨腔体的内部为一个中空的研磨腔室1;研磨腔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2,研磨腔体的底部设有排污口3;本实施例中,研磨腔体包括上腔体4和下腔体5;上腔体4与下腔体5之间通过密封件相对接;研磨腔体的底部中心还设有一个轴孔,该轴孔用于配合电机转轴。在研磨腔体的内壁表面设有多层刀头组,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有一个竖直间隔高度h,竖直间隔高度h为10~15mm;该高度适合块状垃圾通过,不会造成垃圾堵塞;每层刀头组包括相同水平间隔角度α的若干刀头6,水平间隔角度α为90°;相邻两层刀头组之间还设有一个水平间隔角度β,水平间隔角度β为45°。通过上述方式排列的刀头之间不仅存在水平角度间隙,同样存在高度落差间隙,该排列能够有效的辅助刀盘高速运转时撕裂或者撞击垃圾,并把垃圾彻底粉碎而不会造成垃圾堵塞等问题。在刀头的四周设有锋利的刀刃,这样可以提高粉碎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202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尘破碎处理工艺
- 下一篇:颚式破碎机漏斗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