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应框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18514.6 | 申请日: | 2014-10-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4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月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月苗 |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V23/04;F21V17/16;F21V23/00;G09F13/22;F21W111/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18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应框。
背景技术
很多时候,在一些家里或者商店,一些特殊的地方需要进行提醒周围的行人,现有的提醒方式都是通过警示牌来警示,这对很多行人而言,起到了不是很有警示性的警示效果,也就是说没有起到该有的功效,往往会发生意外,比如一些特殊设备,若是不进行提醒,很可能会发生人身安全。很多时候就是在提醒的时候没有起到及时的提醒而发生意外,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本发明就此提出改良,给予一种强烈的视觉提醒,起到应有的警示效果,避免意外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感应框,可以进行多种警示提醒效果,符合多种不同场合的设置需要和警示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感应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方形框体,在所述框体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端口形成向内的压紧端口,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两侧设有沿空腔内壁设置的卡条,在所述卡条的下方设有蓄电池,在所述卡条的上方与所述压紧端口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一玻璃层,在所述压紧端口的上端口面上设有第二玻璃层;在所述卡条的外侧边上形成卡腔,所述卡腔为倒L型,还包括框型LED灯板,所述LED灯板包括固定板,在所述固定板的四周形成弹性L型卡边,在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中部形成灯光感应条,在所述灯光感应条两侧分别形成对侧设置的红光LED灯条、绿色LED灯条和白色LED灯条;在所述LED灯板与所述蓄电池之间形成空隙,在所述空隙内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所述LED灯板、所述蓄电池连接。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框体的外侧边或内侧边具有上下对侧设置的卡边。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玻璃层和所述第二玻璃层之间的间距为2-3mm。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优选,所述框体用双层金属制成,内部形成空间,在内壁上形成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设备的边框,可以进行多种警示提醒效果,符合多种不同场合的设置需要和警示要求。
2、本发明使用方便,只要人踩在上面即可打开警示器,无需用手操作,在人抱小孩或者手提着重物的时候,显得非常方便。所起到的警示效果明显,信号传递到位,因为红色信号对于行人有很强的本能反应,具有强烈的警示效果,降低意外发生。
3、本发明在一天当中显示不同的光线,如晚上夜深的时候,可以显示为绿色LED灯条,在白天的时候可以显示白色LED灯条或者不显示,在傍晚的时候显示红光LED灯条,在特殊的场合,可以依次显示红光LED灯条、绿色LED灯条、白色LED灯条,以增加警示显示效果。
由上可知,本发明可以进行多种警示提醒效果,符合多种不同场合的设置需要和警示要求。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圆圈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感应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方形框体1,在所述框体1内设有空腔2,所述空腔2的端口形成向内的压紧端口3,在所述空腔2的内壁两侧设有沿空腔2内壁设置的卡条4,在所述卡条4的下方设有蓄电池5,在所述卡条4的上方与所述所述压紧端口3下端面之间设有第一玻璃层6,在所述压紧端口3的上端口面上设有第二玻璃层7;在所述卡条4的外侧边上形成卡腔8,所述卡腔8为倒L型,还包括框型LED灯板9,所述LED灯板9包括固定板10,在所述固定板10的四周形成弹性L型卡边11,在所述固定板10的上端面中部形成灯光感应条12,在所述灯光感应条12两侧分别形成对侧设置的红光LED灯条13、绿色LED灯条14和白色LED灯条15;在所述LED灯板9与所述蓄电池5之间形成空隙16,在所述空隙16内设有控制面板17,所述控制面板17与所述LED灯板9、所述蓄电池5连接。
本发明中所述框体1的外侧边或内侧边具有上下对侧设置的卡边18,所述第一玻璃层6和所述第二玻璃层7之间的间距为2-3mm,所述框体1用双层金属制成,内部形成空间19,在内壁上形成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月苗,未经徐月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8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