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深部刺激电极、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17312.X | 申请日: | 201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9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豆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N1/05 | 分类号: | A61N1/05;A61N1/3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脑深部 刺激 电极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入性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深部刺激的电极、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中脑-边缘-皮质系统奖赏环路与成瘾行为、抑郁症及强迫症密切相关。
以药物成瘾为例:药物滥用和依赖性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2014年中国戒毒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累计登记吸毒人员247.5万名,其中滥用阿片类毒品人员135.8万名、占54.9%;2013年全国新发登记吸毒人员36.5万余名;而实际吸毒人数与注册吸毒人数的比例是10:1,因此,实际吸毒人数远高于目前登记人数,对于药物成瘾的治疗具有很高的需求。
药物成瘾的基本治疗包括脱毒、防止复吸两个方面。目前,国内、外现有的治疗手段脱毒效果较好,但对毒品造成的心理依赖无能为力,不能有效防止复吸,导致半年内的复吸率高达97%,患者往往陷入“吸毒-脱毒-复吸”的恶性循环。防止复吸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有效抑制吸毒者对毒品的心理渴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一根电极仅能完成一个功能区独立刺激的缺陷,实现多功能区联合刺激,且针对不同功能区施加特定的刺激,提高脑深部电刺激在戒除药物依赖、抑郁症及强迫症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脑深部刺激电极,包括至少两组的输入电极触点,以及与输入电极触点相对应的至少两组的输出电极触点,输入电极触点与输出电极触点电性连接。每一组输出电极触点中至少设有一个输出电极触点。每一组输入电极触点中至少设有一个输入电极触点。
有利地,通过这种结构,每一组输出电极触点通过各组相对独立的输入电极触点可以被单独控制。
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的至少一个输出电极触点在安装完成后,位于脑部的伏隔核部位;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的至少一个输出电极触点在安装完成后,位于脑部的内囊前肢部位。这种方式实现了同一个电极对不同的脑功能区的同时刺激。
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中的输出电极触点和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中的输出电极触点所输出的电刺激参数不同。戒毒治疗所针对的不同脑功能区对电刺激的敏感性不同,通过调节电刺激参数,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中的输出电极触点输出的电刺激频率低于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中的输出电极触点输出的电刺激频率。
优选地,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包括两个间距设为P1的相邻输出电极触点;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和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的间距设为P2,其中,P2>P1。这种结构加大了每组输出电极触点的间距,便于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覆盖到不同于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的脑功能区。
优选地,P2>3毫米。
优选地,P1≥0.5毫米。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脑深部刺激装置,包括:设置于脑外的控制模块、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电源,以及与电源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刺激输出模块,还包括上述的脑深部刺激电极,刺激输出模块与该电极电性连接。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脑深部刺激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脑深部刺激电极安装至人脑相应位置,其中,每一个脑深部刺激电极的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的至少一个输出电极触点位于伏隔核部位;脑深部刺激电极的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的至少一个输出电极触点位于内囊前肢部位;
通过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和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对伏隔核和内囊前肢进行联合电刺激。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配置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和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的电刺激参数;其中,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中的输出电极触点和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中的输出电极触点的电刺激参数不同。
优选地,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中的输出电极触点所配置的电刺激频率低于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中的输出电极触点所配置的电刺激频率。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提供脑深部刺激电极,每一个脑深部刺激电极的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和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其中,
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包括两个间距设为P1的相邻输出电极触点;第一组输出电极触点和第二组输出电极触点的间距设为P2,且P2>P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脑深部刺激电极、装置及方法,调整了电极触点的位置,扩大了电极的作用范围,实现用一根电极同时对伏隔核和内囊前肢双功能区联合刺激,且对不同功能区可以施加针对性的刺激参数,提高了脑深部电刺激在戒除药物成瘾、抑郁症及强迫症等精神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景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73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