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台撞落构造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7156.7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39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金德;田晓青;邵长宇;邓青儿;王培晓;陈勇;汤岳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台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台抗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台撞落构造。
背景技术
历次地震灾害表明,因低估地震位移,使得梁体与桥台之间的预留间距不足而导致的撞击破坏时有发生。例如,高原大桥在汶川地震中,其高原村一侧桥台胸墙被梁体撞碎并被顶入路基50cm以上,路面隆起,桥台翼墙倒塌。
为防止桥台在强震下破坏,现行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桥台不宜作为承受惯性力的构件,在E2大震作用下,应保持弹性。为达到上述目的,通常桥台处设置纵向活动支座、板式橡胶支座或减隔震支座,同时仔细设计梁体与桥台胸墙之间的间隙,并在两者之间设置缓冲衬垫,缓和冲撞。
但在强震区,特别是8度及以上的区域,罕遇地震作用下,梁与桥台之间的相对位移需求将大幅增加。如上述高原大桥胸墙被顶入路基50cm以上。梁与桥台胸墙之间设置较大间隙,迫使该处伸缩装置采用超大型号,一定程度增加工程造价,影响景观效果与行车平顺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桥台撞落构造,该桥台撞落构造通过增大桥梁梁体与桥台台身之间的间距,并在两者之间设置梁端牛腿,以防止梁体与台身碰撞。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桥台撞落构造,包括桥梁梁体和桥台台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台台身的顶面上具有撞落块,所述撞落块与所述桥台台身之间贯穿有锚固钢筋以连接限位;位于所述桥梁梁体与所述撞落块之间的位置处,在所述桥梁梁体端面上固定设置梁端牛腿。
所述梁体顶面、梁端牛腿顶面以及所述撞落块顶面的上方为桥面铺装层。
所述桥台台身的顶面上设置有滑动面,所述撞落块位于所述滑动面上;所述梁端牛腿底面所在平面位置高于所述滑动面所在平面位置。
位于所述梁端牛腿与所述撞落块交界处的所述桥面铺装层内具有纵向伸缩装置。
所述桥台台身顶面上具有限位凸块,所述撞落块底面具有与所述限位凸块形状相适配的凹槽。
所述滑动面为防水卷材层或脱模剂层。
所述桥台台身后端设置有台后搭板和台后挡墙,所述台后挡墙位于所述台后搭板两侧,所述台后挡墙顶面与所述撞落块底面齐平,所述台后挡墙顶面开设有纵向滑槽。
本发明的优点是,
1)通过设置梁端牛腿,将梁端与桥台胸墙之间的大缝缩减为普通缝,安装普通型号伸缩装置,满足正常运营与小震要求,节约工程造价;
2)强震下,梁端牛腿推出撞落块,梁端与桥台胸墙之间的较大间隙满足大震下两者相对位移需求,保证桥台安全;震后能满足紧急车辆通行,仅需对撞落块、伸缩装置及台后路面进行修复,即可恢复桥梁正常使用,修复代价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桥台撞落构造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撞落块平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台身顶面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图中标记1-10分别为:梁端牛腿1、撞落块2、桥台台身3、滑动面4、限位凸块4a、锚固钢筋5、桥梁梁体6、桥面铺装层7、伸缩装置8、台后挡板9、台后挡土墙10。
实施例: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桥台撞落构造,其目的在于避免在桥梁梁体与桥台胸墙之间的较大间隙设置超大型号伸缩装置,节约工程造价;满足正常运营状态及小震下,普通型号伸缩装置、桥台的功能性与安全性要求;同时满足罕遇地震下,桥台安全性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7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载机
- 下一篇:一种安全可靠的含氰电镀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