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随停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6234.1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高为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5C17/44 | 分类号: | E05C17/4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停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随停门。
背景技术
普通的门,只能关闭或依靠门吸将门彻底打开,而有的房间不通风效果不好,但又不希望门外过往的人能看到房间内的情况,所以不能将门彻底打开,而如果将门随意停留在某一位置,不经意间就会因气流将门重重的关闭,即影响了门的使用寿命,又对使用者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将门停在任何位置的随停门,能将门停在任何想要打开的角度。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随停门,包括门体和把手,所述门体上设有门停装置,所述门停装置包括限位框、滑块、弹簧、凸环、拉绳和滑杆;限位框为底端开口的框体结构,设在把手下方,滑块为圆柱体结构,设在限位框内,滑块顶端与限位框之间设有弹簧,滑块外壁设有凸环;拉绳一端与凸环连接,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滑杆顶端与滑块底端固连,滑杆底端伸出限位框底端。
上述拉绳与把手的转轴连接;滑杆底端与地面的距离小于弹簧舒张开与收缩后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弹簧舒展开时,滑杆底端能与地面接触,弹簧收缩后,滑杆底端能脱离地面。
工作原理:本发明随停门,打开门时,转动把手,把手的转轴同时转动,从而拉动拉绳,拉绳受到转轴的拉力,挤压弹簧,从而带动滑块往上移动,滑块带动滑杆往上移动,此时滑杆底端脱离地面,门可随意打开;当门想在任一处停止时,松开把手,从而消除把手上转轴的拉力,滑块受弹簧弹力带动滑杆向下移动,直至滑杆底端与地面接触,产生摩擦力,门即能停留在此位置。
所述滑杆上设有搭板,搭板上方的门体上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与滑杆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搭板与滑杆底端之间的距离,当不需要随停功能时,将搭板提起放在支撑块上方,滑杆底端即离开地面,此时门恢复为常规的门。
所述滑杆底端还设有磨擦头,磨擦头与滑杆底端螺纹连接,能方便更换摩擦头,防止因滑杆底端磨损造成的装置失灵。
所述滑杆上设有搭板,搭板上方的门体上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与磨擦头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搭板与磨擦头之间的距离,当不需要随停功能时,将搭板提起放在支撑块上方,磨擦头即离开地面,此时门恢复为常规的门。
凸环与把手之间拉绳的长度为10-20cm,能保证拉绳的拉力,从而确保能使弹簧压缩至磨擦头离开地面。
有益效果:本发明随停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使门停留在任何角度,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能提高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门体,2为把手,3为限位框,4为弹簧,5为拉绳,6为滑块,7为凸环,8为滑杆,9为磨擦头,10为搭板,11为支撑块,12为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一种随停门,包括门体1和把手2,门体1上设有门停装置,门停装置包括限位框3、滑块6、弹簧4、凸环7、拉绳5和滑杆8;限位框3为底端开口的框体结构,设在把手2下方,滑块6为圆柱体结构,设在限位框3内,滑块6顶端与限位框3之间设有弹簧4,滑块6外壁设有凸环7;拉绳5一端与凸环7连接,另一端与把手2连接;滑杆8顶端与滑块6底端固连,滑杆8底端伸出限位框3底端;凸环7与把手2之间拉绳5的长度为10cm,滑杆8上设有搭板10,搭板10上方的门体1上设有支撑块11;支撑块11与滑杆8底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搭板10与滑杆8底端之间的距离。
使用时,转动把手2,把手2的转轴同时转动,从而拉动拉绳5,拉绳5受到转轴的拉力,挤压弹簧4,从而带动滑块6往上移动,滑块6带动滑杆8往上移动,此时滑杆8底端脱离地面12,门可随意打开;当门想在任一处停止时,松开把手2,从而消除把手2上转轴的拉力,滑块6受弹簧4弹力带动滑杆8向下移动,直至滑杆8底端与地面12接触,产生摩擦力,门即能停留在此位置。
不需要随停功能时,将搭板10提起放在支撑块11上方,滑杆8底端即离开地面12,此时门恢复为常规的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滑杆8底端还设有磨擦头9,磨擦头9与滑杆8底端螺纹连接;滑杆8上设有搭板10,搭板10上方的门体1上设有支撑块11,支撑块11与磨擦头9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搭板10与磨擦头9之间的距离;凸环7与把手2之间拉绳5的长度为20cm。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6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