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耳炎的药物配方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14647.6 | 申请日: | 2014-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旭丽 |
| 主分类号: | A61K36/744 | 分类号: | A61K36/744;A61P27/16;A61P1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青岛市即***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耳炎 药物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中耳炎的中医药物配方。
背景技术
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粘膜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中医称此病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有发生,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通常用药物治疗,如盐酸头孢美他酯片、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这些药虽然能够立即见效,但往往都是治标不治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药物治疗中耳炎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发明一种利用中药治疗中耳炎的配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中耳炎的药物,包括:其组分为:续断、山栀、青黛、黄芩、金银花、桔梗;
组分重量比:各10克;
制作方法是:按量称取上述药物,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烧开后,小火煎20分钟,倒出;再加入冷水,烧开20分钟,两次煎液加在一起,分两份,早晚各一份温服。。
续断,苦辛,微温,抗菌,止血,镇痛;山栀,苦,寒,治热毒疮疡,扭伤肿痛;青黛,咸,寒,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黄芩,性味:苦、寒,解热、镇静、降压、利尿、利胆和保肝等作用;金银花,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脓肿、急性阑尾炎、中耳炎等;桔梗,具有抗炎的作用;组分中诸药配伍,能散热解表,产生很好的解毒散结止痛消炎的功效,能够完全治愈。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治疗扁桃体发炎的药物。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治愈率高。经多年的临床应用,有效率100%,治愈率95%以上,对于扁桃体发炎患者一个疗程(10天)症状明显改善,通常2-3个疗程即可治愈,且复发几率极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茯苓、熟地、乌药、川断、土并(菟丝子)、山药、丹皮、甘草、白芍、白术、山楂;各10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旭丽,未经潘旭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46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