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弹性支撑兼导电架的镜头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4132.6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7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汪仁德;张吉龙;饶振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G03B17/12;H01R11/01;H01R1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王晶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弹性 支撑 导电 镜头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模块;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弹性支撑兼导电架的镜头模 块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可见的数字相机镜头模块结构中,通常会设有防震位移导动装 置,以达到「防手震」的功能诉求。
本发明主要针对所述防震位移导动装置的结构形态加以探讨,所述防震位 移导动装置的结构形态设计上,除了基本的感应与制动结构之外,还必须包括 对镜头的限位支撑结构、以及电流讯号传导结构等等,惟查,目前限位支撑结 构以及电流讯号传导结构通常采用分别设置形态,如此一来造成结构太过复杂 而不利于制造加工与组立成型的问题与缺弊;此外,所述限位支撑结构也往往 存在结构强度欠佳、易有自重下沉现象以及制作困难而不利于量产等等问题与 缺弊;故如何加以克服改善,实为相关业界有必要再加以努力思索突破的重要 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弹性支撑兼导电架的镜头模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弹性支撑兼导电架的镜头模块包括:一固定座,包括一构件装设 面,该构件装设面中央具一第一透光穿孔;一活动座,呈可位移活动状组设于 该构件装设面结构上,活动座包括一背侧及作用侧,该背侧与构件装设面间隔 相对,作用侧中央设有一镜头组装部,该镜头组装部中央具一第二透光穿孔; 二导电弹性片,为具有导电性的片状体构成,平设于活动座的作用侧表面且位 于镜头组装部的第二透光穿孔外围处,二导电弹性片均具有入电端及供电端; 一镜头组件,具一组接座以供组装于活动座的作用侧所设二导电弹性片上,且 组接座与导电弹性片的供电端电性连接,令镜头组件得以该导电弹性片作为供 电接口及Z轴向位移作动的底部弹性支撑接口,又该组接座周侧并设有一感应 线圈;一镜头护盖,组装定位于活动座的作用侧所设镜头组装部外围处且护盖 于镜头组件外周,该镜头护盖内部顶侧设有一弹性抵压片向下弹性抵压镜头组 件,镜头护盖内部相对二侧则设有磁性体与镜头组件的组接座所设感应线圈相 对应,又镜头护盖的另二侧并设有穿透部;一感应制动单元,设于固定座的构 件装设面与活动座的背侧相对应位置处,藉以感应镜头组件位置并驱使镜头组 件产生位移动作;至少二弹性支撑兼导电架,为具有导电性的立体状板片体所 构成,弹性支撑兼导电架包括一入电与定位部以及由该入电与定位部的一端一 体式凸伸且曲折形成的一X轴向弹性支撑部及一Y轴向弹性支撑部,其中该X 轴向弹性支撑部与Y轴向弹性支撑部之间通过一折角部位相衔接,且令所述Y 轴向弹性支撑部与Y轴向弹性支撑部分别穿过镜头护盖二侧所设穿透部并对应 抵靠于镜头组件的相异侧边,以通过该X、Y轴向弹性支撑部对镜头组件的X、Y 轴向位移作动形成弹性支撑作用;又其中,所述二弹性支撑兼导电架的凸伸曲 折形态最末端均形成有一导电端部,所述导电端部藉以与二导电弹性片的入电 端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主要效果与优点,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兼导电架能够同时作为镜头 组件的X、Y轴向位移作动弹性支撑接口及供电传输接口的双重作用,可令镜头 模块达到构件简化而利于制造加工与组立成型,且兼具较佳支撑结构强度的实 用进步性与较佳产业利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较佳实施例的大部构件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细部构件分解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弹性支撑兼导电架能够对镜头组件的X、Y轴向位移作动形 成弹性支撑作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导电弹性片与弹性支撑兼导电架配置形态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弹性支撑兼导电架结构形态另一实施例图。
图7为本发明的弹性支撑兼导电架结构形态又一实施例图。
图8为本发明的弹性支撑兼导电架结构形态再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9为承图8所揭实施例的局部构件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41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