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选择性制备熊去氧胆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4026.8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28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曹学君;黄晓梅;董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3/04 | 分类号: | C25B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选择性 制备 熊去氧 胆酸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还原制备药物领域,特别涉及天然药物的人工合成,具体是指一种电化学立体选择性制备熊去氧胆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熊去氧胆酸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胆疾(胆结石,胆囊炎)、肝炎和高血脂等疾病,是FDA批准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唯一药物。熊去氧胆酸是名贵中药熊胆的主要有效成分。但是,熊胆是非常稀缺的资源,难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求。50年代以来,出现了以动物胆酸类物质为原料的化学合成方法。日本专利(JP 0161496)报道以牛、羊胆酸为原料,通过甲酯化选择性保护3位羟基,然后用(NH4)2Ce(NO3)3和NaBr氧化7位羟基得7-酮胆烷酸,再与MeSO2Cl反应得12α-甲磺酰酯,在有机胺Me2NPh存在下加热消除甲磺酰基得Δ11-3α-7-羰基胆烷酸甲酯,再用金属钠在正丁醇中氢解得Δ11-3α,7β-二羟基胆烷酸甲酯,用Pd/C催化氢化得熊去氧胆酸。60年代后,人们对熊去氧胆酸的合成研究主要致力于7-酮石胆酸的立体选择性还原,即用碱金属在低级醇中还原。1977年Saito等(JP 52007950)报道,在叔丁醇中用金属钾还原7-酮石胆酸,有选择地将7位羰基还原为7位β羟基,从而制备熊去氧胆酸,收率为99.9%,纯度为96.1%,m.p.为196℃。日本专利(JP 05032692)报道7-酮石胆酸在丙醇中用KOH处理,回流2h,用H2-Raney Ni在80℃,4.9×105Pa下反应3.5h得99.0%的含胆酸的熊去氧胆酸混和物,还原收率为97.7%,7β选择性为92.5%。1988年周维善等(化学学报.1998,46(11):1150)报道以猪胆汁中的主要成分猪去氧胆酸为原料,利用1,2酮基移位反应使6位羟基转化为7位羟基。该方法的总收率约为15%左右。1991年,王钟麒等(中国科学(B辑).1991,(7):680)报道了以猪去氧胆酸为原料,合成具有4-烯-3-酮结构的化合物,然后经6,7位脱氢、环氧化、催化氢化达到重建5位β氢构型的目的,并且获得了7位羟基,然后进一步合成熊去氧胆酸。此方法的关键是在7α羟基形成的同时,还获得了5位β氢的构型。该方法合成熊去氧胆酸的总收率为26%。可以看出,化学合成法存在合成步骤多,操作条件苛刻,且易污染环境等缺点。
80年代后,微生物发酵法、酶化学法、电化学合成等方法也发展起来。1980年Sawada(Appl.Environ.Microbial.1982,44(6):1249-1252)等报道了一种通过镰刀菌属木贼镰孢Fusarium equiseti M-41自石胆酸制备熊去氧胆酸的方法,收率为50%。1981年Hirano(J.Lipid.Res.1981,22(7):1060-1068)报道了利用人体肠道菌丛在体外实现鹅去氧胆酸(CDCA)向熊去氧胆酸转化的方法,总转化率为80~90%。1985年Kole等(FEMS Microbiol.Lett.,1985,28(1),69-72)首次利用C.absonum的固定化细胞进行了熊去氧胆酸转化的探索,总体来说,转化率太低,仅为20%左右。而微生物发酵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微生物发酵法主要问题在于,筛选稳定、高效的菌株比较困难,且发酵产物复杂,分离困难。
现今,研究表明,电化学合成方法可以用于制备熊去氧胆酸,电化学合成方法的研究方向主要在寻找合适的立体选择性还原催化剂。日本专利(JP06002184)报道7-酮石胆酸在低级醇中用电化学还原可以转化为熊去氧胆酸,研究了不同电流密度和通电时间对熊去氧胆酸产率的影响。但现今电化学合成方法仍旧不成熟。
所以,研发一种能够高效制备的电化学合成熊去氧胆酸的方法是十分具有实用价值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制备的立体选择性制备熊去氧胆酸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选择性制备熊去氧胆酸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式(I)的化合物溶解于有机溶剂和立体选择性试剂的混合溶液中制得电解液,所述的式(I)的化合物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40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容式触摸屏激光雕刻方法
- 下一篇:用于触控面板的搭桥结构和触控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