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3002.0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08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麻江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A61P11/02;A61P37/08;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海权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过敏性 鼻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属于传统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病,一般和患者的体质有关,易感人群面广,与气候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的其他病发症。我国作为传统中医药大国,在治疗上述敏性鼻炎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传统的中医公开了多种配方,治疗敏性鼻炎的中药配方均各不相同,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但人们仍然在开发新的药物,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见效快,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每付药由以下质量配比的药材制成:白芍15—18克;黄茋20—25克;白术8—12克;防风8—12克;当归8—12克;辛夷子8—12克;石菖蒲6—10克;蝉蜕6—8克;甘草6—8克细辛3—5克;
所述中药使用方法如下:将上述中药放于煎药器具中,加生活饮用水1200—1500毫升,煎熬20—30分钟,冷却至温热,去渣,一日2次,每次200毫升。服药期间忌生冷、刺激性食品。
本发明中药药理如下:
黄芪: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白芍:苦酸,凉,入肝、脾经,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白术: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
防风: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辛夷子: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
石菖蒲: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
蝉蜕:散风热,宣肺,定痉,治外感风热,咳嗽音哑,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小儿惊痫,目赤,翳障,疔疮肿毒,破伤风。
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细辛: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秋季,由于干燥,导致肺燥热,易引发过敏性鼻炎,而本中药对一般过敏性鼻炎疗效果好,半月为一疗程,一疗程的治愈率为85%,二个疗程可治愈,有效率88%,该药易配制,成本低,特别适于广大农村。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取白芍15克;黄茋20克;白术9克;防风8克;当归10克;辛夷子10克;石菖蒲8克;蝉蜕6克;甘草6克;细辛3克;将上述中药放于放于煎药器具中,加生活饮用水1200毫升煎熬20—30分钟,去渣,冷却至温热可服用。
典型病例:
1、费某,女42岁,教师,每年秋季易因风热外感引发过敏性鼻炎,表现症状为打喷嚏、淌清鼻涕、鼻痒,服用一个疗程后,病症消除。
2、方某,男51岁,机关工作人员,由外感引发过敏性鼻炎,表现症状为打喷嚏、淌清鼻涕、头痛,服用二个疗程后,治愈。
3、王某,女47岁,技术人员,由外感引发过敏性鼻炎,服用两个疗程后,病症消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麻江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麻江县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30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