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非粘结型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2598.2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3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翟红波;杨振枢;韦洪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23/16 | 分类号: | C09J123/16;C09J175/04;C09J11/04;C09K3/1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粘结 密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非粘结型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在生产和后期的维修中,大部分的结合面经使用和拆卸后,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和损坏,因此对密封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密封胶由于具有耐压、耐温以及拆卸方便等特点,为解决汽车各密封机件的“三漏”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厂泛的应用。
目前,在汽车上使用的密封胶有两大类,一类是非粘结型密封胶,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的粘稠状液态物质,涂到机件表面后,在接合面处形成均匀、稳定、连续的粘附性薄层可剥性薄膜,并能充分填充到接合表面上的凹陷与缝隙中去;第二类为粘结型密封胶,它的基体为高分子化合物,涂到机件上后,便与机件粘结为一体,通过一定时间固化过程,在两个零件间形成密封层,此密封层为不可剥离的固态层,零件拆卸时,接合面上的密封胶会呈粉末状剥落。
中国专利CN 101781534B公开了汽车用丁基热熔密封胶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的成分及相应的重量份是:丁基橡胶5~30份,碳5树脂10~20份,聚异丁烯10~40份,填料30~50份。所述的填料是碳酸钙或滑石粉。还加入色素1~5份。所述色素是炭黑。该技术方案中丁基橡胶与碳5树脂相容性不高,制备条件苛刻,需加入大量助剂才能实现。
中国专利CN 101891922B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主缸用进油口密封圈材料及其制造密封圈的工艺,材料是由80~120重量份的乙丙橡胶、4~6重量份的活性剂、1~3重量份的润滑剂、2~4重量份的酸碱平衡剂、1~3重量份的防老剂、2~4重量份的硫化剂、25~35重量份的无机填料配比而成。该技术方案工艺复杂,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信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好,附着力强,阻燃的汽车用非粘结型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用非粘结型密封胶,按重量份数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三元乙丙橡胶50~70份,聚氨酯树脂30~40份,滑石粉2~8份,发泡助剂1~5份,交联促进剂1~3份,阻燃剂2~8份,抗黄变剂0.5~1.5份,填料3~10份,当归油1~1.6份,石蜡1~1.8份,聚乙二醇2~4份。
所述发泡助剂为硬脂酸、聚乙烯蜡、硅酸钙、硬脂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阻燃剂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三氧化二锑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交联促进剂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二硫代二吗啉、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填料为碳酸钙或膨胀蛭石。
所述抗黄变剂是V76P。
一种汽车用非粘结型密封胶,包括如下步骤:
(1)、按比例称取三元乙丙橡胶、聚氨酯树脂、滑石粉、当归油、石蜡、聚乙二醇,加入至密炼机中,在120~130℃下,混合15~20min,然后依次加入发泡助剂、交联促进剂、阻燃剂、抗黄变剂及填料,在120~130℃下,混合15~20min,形成均匀的混合体,备用;
(2)、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体加入至三辊机中,研磨2~3遍,滤网过滤,抽真空脱泡20分钟,即得。
步骤(2)中滤网的孔径为100~120目。
本发明将三元乙丙橡胶、聚氨酯树脂、发泡助剂、交联促进剂、阻燃剂、抗黄变剂、填料、滑石粉、当归油、石蜡和聚乙二醇通过共混的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密封胶中各组份间能够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克服单一三元乙丙橡胶以及单一聚氨酯树脂存在的不足,制得集密封性好、附着力强、阻燃等优异性能于一体的非粘结型密封胶,从而达到提高产品性能,简化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克服了现有制备工艺复杂,成本高,密封性不好等缺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相对于现有的密封胶,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用非粘结型密封胶同时具备密封性好,附着力强,阻燃等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使本专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1
(1)、按比例称取三元乙丙橡胶50份、聚氨酯树脂30份、滑石粉2份、当归油1份、石蜡1份、聚乙二醇2份,加入至密炼机中,在120~130℃下,混合15~20min,然后依次加入发泡助剂1份、交联促进剂1份、阻燃剂2份、抗黄变剂0.5份及填料3份,在120~130℃下,混合15~20min,形成均匀的混合体,备用;
(2)、将步骤(1)制备的混合体加入至三辊机中,研磨2~3遍,滤网过滤,抽真空脱泡20分钟,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25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市电双向越限防护电路
- 下一篇:频域包络的矢量量化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