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具专用洗洁精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12524.9 | 申请日: | 2014-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94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瑜;刘军;华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华域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1D1/94 | 分类号: | C11D1/94;C11D3/60;C11D3/38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开***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具 专用 洗洁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餐具专用洗洁精,属于清洁剂领域。
背景技术
洗洁精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活用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 采用洗洁精清洗餐具、水果、蔬菜。餐具洗涤剂属于调配型产品,近年来在国内发展十 分迅速。目前市面上的餐具洗涤剂琳琅满目,有去污力超强的、有浓缩型的及强杀菌力 的等等。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餐具洗涤剂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以环保绿色型 为主流。除了有强去污力、对人体无害、杀菌消毒、温和高泡的功能外,还应容易降解、 不污染环境。
但是,目前传统的餐具用洗洁精,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去污能力不够,对人体的皮 肤有较大的刺激性等,限制了其应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强去污力、对皮肤无 刺激性的餐具专用洗洁精。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餐具专用洗洁精,它主要是由以下重 量份比例的原料所制成:
生姜50份、芦荟40-6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8-16份、氯化钠0.4-0.8份、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份、丙二醇10-16份、小麦蛋白10-20份、香精0.02-0.06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10份、次氯酸钠0.1-0.5份、碳酸氢钠0.2-0.8份。
作为优选,所述的餐具专用洗洁精主要是由以下重量份比例的原料所制成:
生姜50份、芦荟45-55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0-14份、氯化钠0.5-0.7份、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4份、丙二醇12-14份、小麦蛋白14-16份、香精0.03-0.05份、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7份、次氯酸钠0.2-0.4份、碳酸氢钠0.4-0.6份。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香精为柠檬油、肉桂油、薄荷油、玫瑰油或檀香油。
作为另一种优选,所述洗洁精主要是由以下步骤所制成:
(1)生姜和芦荟,捣碎,榨汁,得提取汁液;
(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香精加入到 丙二醇中,搅拌,得丙二醇液;
(3)将小麦蛋白、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置于一定量水中,与上述提取汁液和丙二醇 液混合,4000-6000r/min高速分散10-20分钟,最后加入碳酸氢钠,混匀,即得。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得的餐具专用洗洁精,成本低,工艺简单, 不污染环境,能够有效去除油污,且对皮肤完全没有刺激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组方:
生姜50g、芦荟40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8g、氯化钠0.4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g、丙二醇10g、小麦蛋白10g、柠檬油0.02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g、次氯酸钠0.1g、碳酸氢钠0.2g。
制备方法:
(1)生姜和芦荟,捣碎,榨汁,得提取汁液;
(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香精加入到 丙二醇中,搅拌,得丙二醇液;
(3)将小麦蛋白、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置于一定量水中,与上述提取汁液和丙二醇 液混合,4000r/min高速分散10分钟,最后加入碳酸氢钠,混匀,即得。
实施例2:
组方:
生姜50g、芦荟60g、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6g、氯化钠0.8g、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g、丙二醇16g、小麦蛋白20g、肉桂油0.06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g、次氯酸钠0.5g、碳酸氢钠0.8g。
制备方法:
(1)生姜和芦荟,捣碎,榨汁,得提取汁液;
(2)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香精加入到 丙二醇中,搅拌,得丙二醇液;
(3)将小麦蛋白、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置于一定量水中,与上述提取汁液和丙二醇 液混合,6000r/min高速分散20分钟,最后加入碳酸氢钠,混匀,即得。
实施例3:
组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华域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华域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2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