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斜拉抗扭旋式群锚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11733.1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4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世兴;金立福;赵万顺;徐忠人;高万超;许德智;应明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振东电力器材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80 | 分类号: | E02D5/8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陈君伟 |
地址: | 22526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斜拉抗扭旋式群锚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固定用工具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目前施工中,通常采用开挖式地锚,埋入地锚后再回填土。这种施工方法破坏了原生土的土质,减小了泥土的抗剪强度;还有一种现有的地锚在受到锚绳的斜拉力时,钻杆将随力的方向发生旋转,斜向锲入泥土,使土层松驰,减小承力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泛、承力能力强的抗斜拉抗扭旋式群锚。
本发明包括至少一个压盘式地锚、至少一个翼板式地锚,每个所述的压盘式地锚的上部和每个翼板式地锚的上部之间分别通过同一根连板连接,所述压盘式地锚分别沿连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连板的前端,所述翼板式地锚分别沿连板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在连板的后端;每个所述的压盘式地锚分别包括第一地锚杆、连体设置在第一地锚杆底部的第一锥形地锚尖、设置在第一地锚杆下部的呈螺旋状的第一地锚片、设置于第一地锚杆上端的第一扭力环;在所述第一地锚杆上部一侧固定设置截面为“L”形的压盘,所述截面为“L”形的压盘的夹角朝外且其中一个自由端竖直向下布置;每个所述的翼板式地锚包括第二地锚杆、连体设置在第二地锚杆底部的第二锥形地锚尖、设置在第二地锚杆下部的呈螺旋状的第二地锚片、设置于第二地锚杆上端的第二扭力环;在第二地锚片与第二扭力环之间的第二地锚杆杆体上设置上挡板、下挡板,在所述上挡板和下挡板之间的第二地锚杆上通过管套可上下滑动式设置翼板。
本发明杆件均采用钢管作为抗扭体,提高杆体的抗扭截面模量。在保证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旋式地锚的抗扭能力。其中带压盘旋式地锚一般用于拉线地锚,拉线角度一般为45°左右,地锚杆易沿拉线方向折弯。在地锚杆上部装上一块压盘。当拉线向地锚施以斜向拉力时,地锚杆受弯有侧倒的趋势,压板也欲发生侧倒,上平面泥土挡住压板抵抗锚杆的侧翻力,从而抵抗了拉线的水平分力。提高了旋式地锚杆的抗扭抗斜拉能力;带翼板的地锚在斜拉力的作用下虽有旋转趋势,但翼板阻止了钻杆的旋转,保持并扩大了原有受力应力锥,能承受较大的锚线力。本发明将带压盘旋式地锚和带翼板的地锚连成整体形成一个旋式地锚组,把泥土地基也连成了一个较大的土质抗剪应力锥,以抵抗拉线的斜向拉力,起到1+1大于2的效果,特别适用于水稻田等其他地锚难以胜任的土质。
本发明所述截面为“L”形的压盘的夹角为75~105°。
本发明所述翼板的下端为锥台形。
本发明所述地锚杆为空心钢管,可提高杆体的抗扭截面模量。在保证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旋式地锚的抗扭能力,对地锚的抗弯能力也有所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包括一个压盘式地锚1、一个翼板式地锚2,在压盘式地锚1的上部与翼板式地锚2的上部之间设置连板3;压盘式地锚1通过螺栓、螺母与连板3的前端连接,翼板式地锚2通过螺栓、螺母与连板3的后端连接。
压盘式地锚1包括第一地锚杆1-1、连体设置在第一地锚杆1-1底部的第一锥形地锚尖1-2、设置在第一地锚杆1-1下部的呈螺旋状的第一地锚片1-3、设置于第一地锚杆1-1上端的第一扭力环1-4;在第一地锚杆1-1上部一侧固定设置截面为“L”形的压盘1-5,截面为“L”形的压盘1-5的夹角朝外布置,截面为“L”形的压盘1-5的夹角为75~105°。
翼板式地锚2包括第二地锚杆2-1、连体设置在第二地锚杆底部2-1的第二锥形地锚尖2-2、设置在第二地锚杆2-1下部的呈螺旋状的第二地锚片2-3、设置于第二地锚杆2-1上端的第二扭力环2-4;在第二地锚片2-3与第二扭力环2-4之间的第二地锚杆2-1杆体上设置上挡板2-5、下挡板2-6,在上挡板2-5和下挡板2-6之间的第二地锚杆2-1上通过管套4可上下滑动式设置下端为锥台形的翼板2-7。
所述第一地锚杆1-1和第二地锚杆2-1均为空心钢管。
如图3所示,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包括两个压盘式地锚1′、一个翼板式地锚2′,在翼板式地锚2′的上部分别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两块连扳3′,在每块连扳3′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一个压盘式地锚1′。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振东电力器材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未经扬州市振东电力器材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17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童安全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容量汉字火灾楼层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