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排气管消音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0758.X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应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常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管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管消音器。
背景技术
消音器是阻止声音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音器是安装在空气动力设备的气流通道上或进、排气系统中的降低噪声的装置。消音器在汽车排气管系统中的地位也很重要,但是大多数排气管消音器对外壳和内部气管的保护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排气管消音器,是为了降低排气管消音器的外壳和内部气管的磨损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排气管消音器,包括外壳、进气管、出气管、通气管、共振腔、出气腔、进气腔、缓压腔,缓压腔位于外壳的出气管口侧,进气管穿过共振腔和出气腔后与进气腔相连,出气管穿过进气腔后与出气腔相连,通气管两端与进气腔、出气腔相连,缓压腔和进气腔相连。
其中,缓压腔内表面为球面,这样可以减缓从进气管排出的气体对外壳端的冲压;进气管与进气腔相连侧的管口和通气管与进气腔相连侧的管口都位于缓压腔与进气腔的接口范围内,提升了从进气管排出的气体的缓压和迂回收集效果;通气管降低气腔和出气腔之间的内管的磨损度;共振腔降低了由废气冲击所引起的整个装置的震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了缓压腔和通气管,使消音器的外壳和内管的磨损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进气管,3、出气管,4、通气管,5、共振腔,6、出气腔,7、进气腔,8、缓压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为一种排气管消音器,包括外壳1、进气管2、出气管3、通气管4、共振腔5、出气腔6、进气腔7、缓压腔8,所述缓压腔8位于外壳1的出气管3口侧,所述进气管2穿过共振腔5和出气腔6后与进气腔7相连,所述出气管3穿过进气腔7后与出气腔6相连,所述通气管4两端与进气腔7、出气腔6相连,所述缓压腔8和进气腔7相连。
其中,所述缓压腔8内表面为球面,所述进气管2与进气腔7相连侧的管口和通气管4与进气腔7相连侧的管口都位于缓压腔8与进气腔7的接口范围内。
本发明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废气从进气管进入进气腔与缓压腔,废气的冲击压力在缓压腔内得到缓解,废气通过缓压腔的弧形内壁穿过进气腔进入通气管,接着废气从通气管排入出气腔,废气再从出气腔进入出气管排出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常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常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07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尾气换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烟气轮机的进气锥以及烟气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