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重孔曲轴及减重孔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10133.3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14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筱翠;严水娟;徐永鑫;朱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6 | 分类号: | F16C3/06;B23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重孔 曲轴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轴及加工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减重孔曲轴及减重孔的加工方法,属于曲轴加工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的重要运动部件之一,曲轴轴颈上设置适当尺寸的减重孔能提高曲轴的疲劳强度。(如图1所示)现有曲轴上的减重孔形状特殊,减重孔是直接横向设置在连杆颈上,且普遍是在铸件上直接成形,这种成形方法虽然能够较方便地获得曲轴上的减重孔,从而制得减重孔曲轴。但是一方面这种结构的减重孔曲轴铸件的铸造难度高;另一方面在铸件上铸出减重孔,不仅增加模型制作难度,而且需要制作特殊形状的减重孔泥芯并增加下芯工序,这样也就增加了坭芯孔的清理工作量,从而增加劳动强度,不仅如此,铸件中由于减重孔是铸造成形,容易引起曲轴的清洁度超差,存在轴颈产生抱瓦的风险,而此时减重孔的存在反而加大了曲轴加工过程中轴颈处超声波探伤检测难度,所以需要研发一种减重孔曲轴的新结构以及减重孔的加工方法,解决当前减重孔曲轴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工艺简单、制作方便快捷且成本低的减重孔曲轴,还提供一种减重孔加工方法,可取消泥芯的制作过程,简化模型制作过程,增加曲轴加工过程中对轴颈内部缺陷探伤的可信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重孔曲轴,包括平衡重、连杆颈、主轴颈和斜油道,主轴颈和连杆颈从左往右交替设置,且每个主轴颈和连杆颈之间均连有平衡重,所述主轴颈与所述连杆颈之间还设有斜油道相连,所述斜油道自连杆颈圆周侧面延伸至与连杆颈相连的主轴颈的圆周侧面,每个连杆颈上从平衡重侧面均设有一个减重孔,所述减重孔底部设一圆角,所述减重孔与所述斜油道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mm,与所述连杆颈圆周侧面的最小距离为6.2mm。
作为优选,所述减重孔底部圆角半径为3m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重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整好夹具,并将夹具紧固在镗床床身上;
2)将待加工的曲轴设置在夹具上,从左往右数,以第四连杆颈作周向定位,第五主轴颈侧面作轴向定位,然后用压板夹紧曲轴两端的第一、第五主轴颈;
3)启动机床加工出第一、第四连杆颈上的减重孔;
4)松开压板,以主轴轴线为中心旋转180°,以第三连杆颈周向定位,第五主轴颈侧面作轴向定位,并用压板夹紧第一、第五主轴颈;
5)启动机床加工出第二、第三连杆颈上的减重孔;
6)松开夹具,取下工件完成4个减重孔的全部加工。
本发明的有效成果在于:本发明中的曲轴结构改变了以往直接横向设置在连杆颈上的减重孔,而是在连杆颈上从平衡重侧面钻一个减重孔,不需要制作特殊形状的减重孔泥芯,不仅简化制作过程,且劳动强度小,成本低;且减重孔底部设一半径为3mm的圆角,减重孔与斜油道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mm,与连杆颈圆周侧面的最小距离为6.2mm,避免了应力集中,延长使用寿命。本发明的减重孔加工方法,不仅操作方便快捷,且增加曲轴加工过程中对主轴颈内部缺陷探伤的可信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减重孔曲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剖面图。
图中:1-平衡重,2-连杆颈,3-主轴颈,4-斜油道,5-减重孔,6-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重孔曲轴,包括平衡重1、连杆颈2、主轴颈3和斜油道4,主轴颈3和连杆颈2从左往右交替设置,且每个主轴颈3和连杆颈2之间均连有平衡重1,主轴颈3与连杆颈2之间还设有斜油道4相连,斜油道4自连杆颈2圆周侧面延伸至与连杆颈2相连的主轴颈3的圆周侧面,每个连杆颈2上从平衡重1侧面均设有一个减重孔5,减重孔5底部设一圆角6,减重孔5与斜油道4之间的最小距离为5mm,与连杆颈2圆周侧面的最小距离为6.2mm,减重孔5底部圆角6半径为3mm。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减重孔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调整好夹具,并将夹具紧固在镗床床身上;
2)将待加工的曲轴设置在夹具上,从左往右数,以第四连杆颈作周向定位,第五主轴颈侧面作轴向定位,然后用压板夹紧曲轴两端的第一、第五主轴颈;
3)启动机床加工出第一、第四连杆颈上的减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101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影装置以及摄影方法
- 下一篇:外接式摄像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