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车门前平齐密封条铰链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8559.5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65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唐芳;袁伟;安建国;黄崇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1/00 | 分类号: | E05D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刘珍 |
地址: | 6101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前平齐 密封条 铰链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后车门前平齐密封条装配的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后车门前平齐密封条装配在后车门的前侧上部位置,主要起密封、减小开关车门时的噪音及外观装饰作用。后车门前平齐密封条上设计有三个铰链结构,在每个铰链结构上分别各安装一个塑料卡子,通过塑料卡子将前平齐密封条固定连接在车门上。铰链结构在注塑成型时铰链与装配方向呈90°,而装车后铰链需要旋转90°至装车状态;铰链在多次翻转后容易出现开裂或折断的情况,导致零件无法使用,甚至报废。如图1和2所示,通过对铰链失效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原因为:1)铰链根部的软、硬胶料厚尺寸太厚,其中硬胶厚度为1.52mm,软胶厚度为0.91mm;2)铰链根部硬胶反复弯折处无间隙,旋转后硬胶会在反复弯曲处发生干涉,影响铰链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原有铰链结构存在的在反复弯曲处容易开裂的或折断的问题,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合格率的后车门前平齐密封条铰链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后车门前平齐密封条铰链结构,包括铰链本体,所述铰链本体根部设置有铰链连接部,所述铰链本体和密封条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部连接,所述铰链连接部由硬胶和包覆在硬胶表面的软胶组成,所述铰链连接部的硬胶上设置有连接凹槽。
所述连接凹槽的宽度为1~1.5mm。
所述连接凹槽处的硬胶厚度为0.3~0.4mm,软胶厚度为0.5~0.6mm。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铰链连接部上设置连接凹槽,可有效防止密封条安装时在铰链弯折处硬胶之间产生的干涉,既可提高铰链的使用寿命,还可减轻密封条安装时的劳动强度。
2)可有效防止铰链在反复弯折时发生开裂和折断,从而提高密封条的装配质量,使密封条的装配合格率达100%。
附图说明
图1是前平齐密封条和铰链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前平齐密封条和现有铰链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前平齐密封条和本发明铰链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3中Ⅰ处局部示意图。
图中:1、密封条,2、铰链,3、铰链本体,4、铰链连接部,5、连接凹槽,6、硬胶,7、软胶,L、连接凹槽的宽度,a、连接凹槽处的硬胶厚度,b、连接凹槽处的软胶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3所示,为一种后车门前平齐密封条铰链结构,包括铰链本体3,所述铰链本体3根部设置有铰链连接部4,所述铰链本体3和密封条1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部4连接,所述铰链连接部4由硬胶6和包覆在硬胶6表面的软胶7组成,所述铰链连接部4的硬胶6上设置有连接凹槽5。
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凹槽的宽度为1~1.5mm。所述连接凹槽5处的硬胶6厚度为0.3~0.4mm,软胶7厚度为0.5~0.6mm。
通过在铰链连接部3上设置连接凹槽5,可有效防止密封条1安装时在铰链2弯折处硬胶6之间产生的干涉,既可提高铰链2的使用寿命,还可减轻密封条1安装时的劳动强度;并可有效防止铰链2在反复弯折时发生开裂和折断,从而提高密封条1的装配质量,使密封条1的装配合格率达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航天模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85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