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8148.6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55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义;张丽君;侯陕;朱化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宏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4/16 | 分类号: | C04B24/16;C04B103/5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妍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助磨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添加剂领域,尤其是一种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是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建筑材料,其使用范围广,用量大,素有“建筑工业的粮食之称”。但是,水泥生产工业污染大,能源消耗大。为了节能降耗,最佳途径就是在粉磨过程中添加水泥助磨剂,一方面,水泥助磨剂能够提高水泥磨机的台时产量,从而直接降低了粉磨电耗;另一方面,水泥助磨剂还可以激发工业废渣的活性,降低水泥熟料的使用量,从而节省了因生产水泥熟料而造成的煤、电消耗,并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工业废渣的利用效率,使其资源化效率提高,在实现“节能”效果的同时,也达到了“减排”的目的。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资源、能源、环境问题极大地制约水泥工业的发展。极少掺量的水泥助磨剂就能改善水泥颗粒级配、提高粉磨效率和水泥品质指标。因此,助磨剂对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随着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水泥工业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水泥企业要真正契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对于节能降耗的要求,水泥生产企业必然会重视助磨剂在水泥粉磨过程中应用,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目前我国助磨剂产品一直普遍存在的组分单一、成本高昂、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对工艺条件适应性不佳等缺陷影响助磨剂的推广应用,因此亟需通过试验研究,开发一类具备助磨效果优异、成本低廉、产品性能稳定、普适性高兼具改善水泥物理性能、激发混合材活性、提高混合材掺量的多功能复合助磨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泥助磨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水泥助磨剂,能够改善水泥性能和台时产量,降低水泥生产的成本,充分利用废弃物,起到节能减排、环保的作用,同时,本发明有效拓宽了水泥助磨剂的种类及其应用范围,有助于助磨剂的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水泥助磨剂,包括以下组分:摩尔比为1.0:1.0~2.4:1.0~3.0:0.02~0.05的醇胺类物质、饱和脂肪酸、脱水剂、催化剂,其中,醇胺类物质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三异丙醇胺,饱和脂肪酸为辛酸、棕榈酸、癸酸、月桂酸、豆蔻酸、软脂酸或硬脂酸,脱水剂为苯、甲苯、二甲苯或是其中任意体积比的混合物,催化剂为氨基磺酸、次亚磷酸、对甲苯磺酸或三氟乙酸酐。
一种水泥助磨剂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按照上述摩尔比,将各原料加入反应器中,在N2保护下,反应温度控制在120~160℃,搅拌条件下减压到80~90KPa、加热反应6~8h,得到粗产品;然后将粗产品依次用饱和Na2CO3溶液和蒸馏水洗涤,最后通过旋转蒸发仪蒸发掉脱水剂,得最终产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水泥助磨剂的使用方法,将水泥助磨剂以质量百分含量0.01%~0.025%的掺量添加到水泥粉中,混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饱和脂肪酸和醇胺的减压加热反应制备的新助磨剂,有利于水泥生产的节能减排,原料来源广泛,拓宽了助磨剂的原料种类;
2、适用水泥粉磨生产,促进水泥产量增加,促进水泥强度的提高,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一种水泥助磨剂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将摩尔比为1.0:1.0:1.0:0.02的三乙醇胺、正辛酸、甲苯和氨基磺酸置于圆底烧瓶中,在N2保护下,搅拌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120℃,反应6h,蒸发掉反应生成的水,残留物即为粗产品;将减压蒸馏后所得的粗产品顺次以饱和Na2CO3溶液和蒸馏水洗涤,以除去未反应的正辛酸及三乙醇胺,最后将甲苯通过旋转蒸发仪蒸发掉得最终产物。
实施例2
一种水泥助磨剂的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将摩尔比为1.0:1.2:1.2:0.02的三乙醇胺、豆蔻酸、二甲苯及次亚磷酸置于圆底烧瓶中,在N2保护,搅拌条件下进行加热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130℃,反应7h,蒸发掉反应生成的水,残留物即为粗产品;将减压蒸馏后所得的粗产品顺次通过饱和Na2CO3溶液和蒸馏水洗涤,以除去未反应的豆蔻酸,最后将二甲苯蒸发掉得最终产物。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宏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宏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81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