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钻孔和倒角功能于一体的阶梯钻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507738.7 | 申请日: | 2014-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93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林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51/08 | 分类号: | B23B51/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 地址: | 201815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倒角 功能 一体 阶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阶梯钻,尤其是涉及一种集钻孔和倒角功能于一体的阶梯钻。
背景技术
目前,在加工螺纹孔底孔时需要两步加工工序,先钻底孔,再倒角,这种加工方式耗时耗力,且增加零件成本,另外在先形成的底孔上加工倒角时,倒角精度不容易控制。
目前存在的阶梯钻一般都是加工两种不同孔径的孔洞时使用,其下端加工细孔径,上端加工粗孔径,而两段孔径之间一般没有过渡或圆滑过渡,不能在两段孔径之间形成倒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集钻孔和倒角功能于一体的阶梯钻。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集钻孔和倒角功能于一体的阶梯钻,包括柄部和刃部,所述的刃部包括位于前端的底孔钻削段及位于底孔钻削段后的倒角切削段,所述的底孔钻削段与倒角切削段同轴,所述的底孔钻削段上开设有螺旋状的两条底孔切削刃,两条底孔切削刃之间形成排屑槽;所述的倒角切削段前端开设有两条倒角刃,所述的倒角刃沿底孔切削刃向外延伸形成,所述的倒角刃的长度为底孔钻削段长度的1/4~1/3,两条倒角刃之间的角度为90°,所述的排屑槽沿螺旋状延伸到倒角切削段。
所述的底孔钻削段的直径为柄部直径的一半,所述的底孔钻削段的长度为底孔钻削段直径的2倍,所述的底孔钻削段的顶角为115°。
所述的倒角切削段的直径与柄部直径相同,所述的倒角切削段的长度为倒角切削段直径的1~1.5倍。
所述的柄部的截面为圆形,柄部后端开设成截面为带倒角正方形的夹持部。
所述的柄部的长度与刃部长度相同。
所述的刃部表面涂覆有氮化钛铝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结构设置巧妙,其底孔钻削段、倒角切削段、切削刃的长度与直径比例关系设置满足加工出底孔的同时,在底孔的边缘形成45度倒角,使用本发明的阶梯钻同时集成钻孔和倒角两项功能,减少操作员工时,减少机床的采购,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一体成型底孔和倒角,倒角的精确度比采用两步工序高出许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阶梯钻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为底孔钻削段,11为底孔切削刃,12为排屑槽,2为倒角切削段,21为倒角刃,3为柄部,4为夹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集钻孔和倒角功能于一体的阶梯钻,如图1所示,包括柄部3和刃部,刃部包括位于前端的底孔钻削段1及位于底孔钻削段1后的倒角切削段2,底孔钻削段1与倒角切削段2同轴,底孔钻削段1上开设有螺旋状的两条底孔切削刃11,两条底孔切削刃11之间形成排屑槽12;倒角切削段2前端开设有两条倒角刃21,倒角刃21沿底孔切削刃11向外延伸形成,倒角刃21的长度为底孔钻削段1长度的1/4~1/3,本实施例中倒角刃21的长度为底孔钻削段1长度的1/4,两条倒角刃21之间的角度为90°,排屑槽12沿螺旋状延伸到倒角切削段2。
其中,底孔钻削段1的直径为柄部3直径的一半,底孔钻削段1的长度为底孔钻削段1直径的2倍,底孔钻削段1的顶角为115°。倒角切削段2的直径与柄部3直径相同,倒角切削段2的长度为倒角切削段2直径的1~1.5倍。柄部3的截面为圆形,柄部3后端开设成截面为带倒角正方形的夹持部4。柄部3的长度与刃部长度相同。
刃部表面涂覆有氮化钛铝涂层。
本实施例的底孔钻削段1、倒角切削段2、切削刃11的长度与直径比例关系设置满足加工出底孔的同时,在底孔的边缘形成45度倒角,使用本实施例的阶梯钻同时集成钻孔和倒角两项功能,减少操作员工时,减少机床的采购,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由于一体成型底孔和倒角,倒角的精确度比采用两步工序高出许多。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林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林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77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