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水梅菜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505910.5 申请日: 2014-09-26
公开(公告)号: CN104286771B 公开(公告)日: 2017-06-06
发明(设计)人: 李敏;陈淑玉 申请(专利权)人: 泉州惠安长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L19/20 分类号: A23L19/20;A23L3/44
代理公司: 深圳市兰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419 代理人: 曹明兰
地址: 362100 福建***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脱水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梅菜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水梅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梅菜与榨菜及雪菜齐名,是我国三大著名传统腌制菜。而梅菜是广东惠州的特产,又称为“惠州贡菜”。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精选、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色泽金黄、香气扑鼻,清甜爽口,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梅菜种植有近四百年的历史,目前梅菜种植面积已达6万多亩,年产量超过10万吨,1995年惠州市被农业部授予“中国梅菜之乡”的美誉,2004年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惠州梅菜”原产地标记的评审。梅菜与芥菜属同一种类,外形相似。因其对气候的要求较严,一般只在秋后入冬时分种植,收成后用盐经特别的工艺腌制而成,是国内少有的一个蔬菜品种之一。

腌制好的梅菜外观黄中带青,有少量盐分析出,手感柔软,有浓郁的梅菜沉香味道,清脆爽口,梅菜不寒、不燥、不湿、不热,不仅可独成一味菜,又可以把作配料制成梅菜蒸猪肉、梅菜蒸牛肉、梅菜蒸鲜鱼等菜肴。据报道,梅菜含糖5.7%、蛋白质5.6%、并含有多种维生素、17种氨基酸及锌、镁、钾等7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消滞健胃、隆脂、降压等保健功效,并获美国食口管理局认可,被定为“天然健康食品”。

然而,现有的一些梅菜及其加工目前仍是以手工工艺为主,普遍存在卫生条件较差、工艺控制不严格,产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梅菜是经过腌制得到的一种食品,与其他的腌制食品相同,梅菜也存在亚硝酸盐检出率高的问题。亚硝酸盐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在果蔬的贮藏和腌制过程中,会在细菌的作用下,产生大量亚硝酸盐,特别是在加工环境、管理较差的生产条件下,原材料或环境中的微生物和细菌容易大量繁殖或进行发酵,使得食品发生腐败、保质时间缩短、变味、失水等质量问题。

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证实:胃癌、食道癌等与长期食用亚硝酸盐含量超标的食物有关。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亚硝胺的前体。人体通过蔬菜摄入的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占总摄入量的70-80%,经腌制后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更是急剧上升,酱腌菜亚硝酸盐的检出率高达94.7%。因此,如何降低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此外,梅菜与芥菜属同一种类,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苦涩感,若在梅菜预处理阶段未经过脱苦去涩处理,苦涩感过重也将会大大影响梅菜的风味。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色泽、风味、脆爽感、以及富有营养和保健功能、亚硝酸盐含量低的脱水梅菜的制备方法。

一种脱水梅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收获新鲜梅菜,除去根部和烂叶,焯煮晾晒后,用盐腌制,脱水后得到所述梅菜。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水为真空冷冻干燥脱水。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腌制为加压腌制。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压腌制为物理加压方式。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获新鲜梅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从一预设天数起,停止浇水施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天数为3天。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天数为5天。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盐腌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纵向切割所述新鲜梅菜的茎部。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纵向切割所述新鲜梅菜的茎部从靠近所述新鲜梅菜的根部下刀。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纵向切割所述新鲜梅菜的茎部时,保持所述新鲜梅菜的完整性。

上述脱水梅菜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得到的梅菜,具有良好的色泽、风味、脆爽感、以及富有营养和保健功能,此外,上述梅菜的亚硝酸盐含量较低,确保了食用者的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脱水梅菜的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惠安长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惠安长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59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