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带分切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505821.0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6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欧诚包装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5/02 | 分类号: | B65H3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带 分切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带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带分切机。
背景技术
胶带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胶带进行分切,但是过程较繁琐,需要使用大型设备,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在胶带行业,因使用情况不同,需要每卷胶带的宽度也不一样,所以需要用到胶带分切装置,目前的胶带分切装置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分切精度不够,分切范围较窄,有时需要将卷状胶带分切到宽度很窄的程度,但由于设备的限制分切宽度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普遍能做到的分切宽度最小为10mm,也有能做到分切宽度为3mm的,但要分切到更窄的宽度如2mm或1mm,对宽幅较窄的胶带则无能为力了。
其次,胶带的分切操作过程是将卷状胶带穿于气涨轴上,然后给气涨轴充气,最后再进行分切,然而目前的气涨轴的夹持机构主要针对大宽幅的胶带来进行分切的,如果胶带宽幅比较小,将其穿于较长的气涨轴上,则显得繁琐和大材小用了,并且,气涨轴分式切设备体积庞大,而且气源还需要较大的场地,这种情况下大型分切设备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最后,对于溢胶性较差的胶带,分切面处往往会有大量残胶,如果胶带出货时分切好的胶带卷叠在一起,往往会造成卷与卷之间粘连,时间越久粘连度越大。粘连在一起的胶带卷在肉厚比较大时,靠人力是很难分开的,这会对使用造成很大的影响。也有在卷与卷之间加隔离层,但这样会增加出货成本,也不符合国家对低碳的倡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带分切机,可以一次将胶带分切成多条胶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胶带分切机,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上设有分切装置,该切该装置包括两块竖直向上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支撑板,支撑板之间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多个圆盘刀具,一侧支撑板设有有与转轴相连的旋转电机,分切装置的一侧设有长方体,长方体上设有矩形进料口,进料口对应分切装置设置,工作台远离进料口的一侧设有收卷装置,工作台设有控制盒,控制盒上设有分别与旋转电机和收卷装置相连接的旋转按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胶带从进料口伸入,旋转电机带动刀具转动,可以同时将胶带分切成多条胶带,将胶带缠绕在收卷装置上对胶带进行整理分装。
优选的,所述转轴在相邻圆盘刀具之间设有管套。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盘刀具之间设有套管,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两个圆盘刀具之间的距离,进而确定分切胶带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长方体内设有滚轮,滚轮与进料口相通,滚轮的侧壁设有毛刷。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滚轮转动,通过毛刷带动胶带通过进料口,方便胶带进料。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内设有通槽,通槽内设有滑块,转轴设置在两滑块之间,旋转电机设置在滑块上,支撑板与滑块之间设有活塞杆,工作平台上设有与活塞杆相连接的空气泵,所述控制盒是设有与空气泵相连接的下压按钮。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滑块在支撑板的通槽内滑动,通过活塞杆对滑块进行调节,可以对滑块进行下压提高分切效果。
优选的,所述工作平台位于分切装置的下方设有矩形凹槽。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设有矩形凹槽,防止刀具在下压的过程中与工作平台桌面相接触,对工作台和刀具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长方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平台、2--支撑板、3--转轴、4--刀具、5--旋转电机、6--长方体、7--进料口、8--收卷装置、9--控制盒、10--旋转按钮、11--管套、12--滚轮、13--毛刷、14--通槽、15--滑块、16--活塞杆、17--空气泵、18--下压按钮、19--矩形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欧诚包装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欧诚包装材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58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性能增强的低成本Si基负电极
- 下一篇:纳米器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