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雨刷用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504962.0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92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翟红波;杨振枢;韦洪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5/06;C08L23/08;C08L23/16;C08K13/02;C08K3/34;C08K3/30;C08K5/06;C08K3/22;C08K5/14;C08J9/10;B29C47/9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雨刷 用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雨刷用料制备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雨刷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所谓雨刷,就是机动车辆车前玻璃上为了防止雨水及其他污物影响视线而进行简单清理的一种工具。自1885年德国卡尔·弗里德利希·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发明第一辆汽车、1908年美国亨利·福特(Henry Ford)大量生产汽车以来,当时所有的汽车都没有雨刷这种安全装置。后来1917年一位美国籍的欧谢(J. R. Oishei)在纽约州水牛城的雨夜里驾车,不慎撞伤一名骑着自行车的少年。为了杜绝此类意外再度发生,他发明了一种金属杆上带着槽状橡胶条、以手拨摇的雨刷,透过他成立的特瑞科公司(TRICO,全名为Tri-Continental Corporation,因电报缩写成如此)制造销售。不过以当时的手排汽车而言,一边开车一边手动摇着雨刷相当危险,于是他又开发出随着汽车引擎转速驱动的帮浦式雨刷,问题是雨刷随着车速快慢而摆动,塞车或停止时雨刷也随着停下来。后来,他在1917年成功地结合雨刷连杆与马达,成为现代雨刷的始祖。有骨雨刷,即为传统雨刷。有骨雨刷的原理是通过骨架上的若干支撑点把雨刮片压在玻璃上的,使雨刮片上的各个支撑点的压力平均。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有骨雨刷各个支撑点的压力平均,磨损的程度也平均,容易出现雨刮片和玻璃之间磨擦的噪音,不易刮干净杂质。雨刷的动力源来自电动机,它是整个雨刷系统的核心。雨刷电动机的质量要求是相当高的。它采用直流永磁电动机,安装在前档风玻璃上的雨刷电动机一般与蜗轮蜗杆机械部分做成一体。蜗轮蜗杆机构的作用是减速增扭,其输出轴带动四连杆机构,通过四连杆机构把连续的旋转运动改变为左右摆动的运动。雨刷电动机采用3刷结构以方便变速。间歇时间由间歇继电器控制,利用电机的回位开关触点与继电器电阻电容的充放电功能使雨刮器按照一定周期刮扫。雨刮器的刮片胶条是直接清除玻璃上雨水和污垢的工具。刮片胶条通过弹簧条压向玻璃表面,它的唇口必须与玻璃角度配合一致,方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一般情况下在汽车组合开关手柄上有雨刮器控制旋扭,设有低速、高速、间歇3个档位。手柄顶端是洗涤器按键开关,按下开关有洗涤水喷出,配合雨刷洗涤档风玻璃。洗涤器系统是汽车上很普通的装置,它由储水箱、水泵、输水管、喷水嘴组成。其中储水箱一般是1.5升~2升的塑料罐,水泵是一种微型电动离心泵,通过它将储水箱的洗涤水输向喷水嘴,经2~4个喷水嘴的挤压作用将洗涤水分成细小的射流喷向档风玻璃,配合雨刷起到清洁档风玻璃的作用。有骨雨刮的原理是通过骨架上的若干支撑点把雨刮片压在玻璃上的,使雨刮片上的各个支撑点的压力不平均。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有骨雨刮各个支撑点的压力不平均,磨损的程度也不平均,容易出现雨刮片和玻璃之间磨擦的噪音,不易刮干净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博利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49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与生物双降解餐盒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行车用子午线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