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新型舵面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03776.5 | 申请日: | 2014-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8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锋;王少华;刘龙飞;周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C5/00 | 分类号: | B64C5/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压电 陶瓷 新型 结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动器设计领域,涉及一种新型舵面结构。
技术背景
目前飞机运动主要依靠舵面的运动,舵面的运动通过电动的或者液压的舵机,其缺点是由于舵机具备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增加了飞机的重量,同时需要在机身预留舵机的安装位置,由于舵机本身的结构比较复杂,也降低了整个舵面运动系统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新型舵面结构,其中:它由运动补偿机构、上压电陶瓷舵面和下压电陶瓷舵面组成;
运动补偿机构包括下平面2、上平面7、内立面6和外立面8,通过4根转轴1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上压电陶瓷舵面10和下压电陶瓷舵面11均由压电陶瓷应变片和薄钢板组成,每个舵面均包含2片压电陶瓷应变片和1片支撑钢板,压电陶瓷应变片通过环氧树脂粘贴在薄钢板两侧;
上压电陶瓷舵面10和下压电陶瓷舵面11的一端分别粘贴在运动补偿机构的上平面上7和下平面2上,另一端粘贴在一起。
上述结构中,内立面6和外立面8上均留有过线孔,下平面2上留有过线槽4和安装孔5。
上述结构中,下平面2通过安装孔与机体相连,上平面7可以相对下平面2前后移动。
上述结构中,压电陶瓷应变片通电后,上压电陶瓷舵面10和下压电陶瓷舵面11会产生弯曲变形,运动补偿机构补偿了上压电陶瓷舵面10和下压电陶瓷舵面11弯曲变形产生的水平位移差。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优点是取消了传统液压或者电动舵机,所设计的新型舵面将舵机和舵面融为一体,减轻了舵面运动机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压电陶瓷舵面运动机构前视图;
图2压电陶瓷舵面运动机构后视图;
图3压电陶瓷舵面示意图;
图4舵面结构组成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
1转轴2下平面 3内立面过线槽4过线槽
5安装孔6内立面 7上平面8外立面
9外立面过线槽10上压电陶瓷舵面11下压电陶瓷舵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基于压电陶瓷的新型舵面结构,其中:它由运动补偿机构、上压电陶瓷舵面和下压电陶瓷舵面组成;
运动补偿机构包括下平面2、上平面7、内立面6和外立面8,通过4根转轴1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
上压电陶瓷舵面10和下压电陶瓷舵面11均由压电陶瓷应变片和薄钢板组成,每个舵面均包含2片压电陶瓷应变片和1片支撑钢板,压电陶瓷应变片通过环氧树脂粘贴在薄钢板两侧;
上压电陶瓷舵面10和下压电陶瓷舵面11的一边分别粘贴在运动补偿机构的上平面上7和下平面2上,另一端粘贴在一起。
上述结构中,内立面6和外立面8上均留有过线孔,下平面2上留有过线槽4和安装孔5。
上述结构中,下平面2通过安装孔与机体相连,上平面7可以相对下平面2前后移动。
上述结构中,压电陶瓷应变片通电后,上压电陶瓷舵面10和下压电陶瓷舵面11会产生同向的弯曲变形,由于上压电陶瓷舵面10和下压电陶瓷舵面11不是安装在一个平面并且一端固连,通电变形后上压电陶瓷舵面10和下压电陶瓷舵面11弯曲变形产生的水平位移差,通过运动补偿机构进行补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37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状螺旋桨
- 下一篇:一种交流电信号的瞬时相位测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