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线框架铜带基材生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502933.0 | 申请日: | 2014-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7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 发明(设计)人: | 孙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容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1/06 | 分类号: | C22C1/06;C22C1/02;C22C9/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框架 基材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深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引线框架铜带基材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铜带是集成电路的关键材料,最近几年呈现飞速增长的趋势,市场需求量很大。目前,分立器件铜带国内自给率提高,而高度集成用的引线框架铜带仍然需要进口。
究其原因,则是国内铜带强度和导电率无法满足要求。在满足导电率要求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其强度等物理性能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现有的工艺中,铜带的含氧量高、渣量大,品质不高成为制约生产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引线框架铜带基材生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引线框架铜带基材生产系统,包括:
炉体,其下部设有排渣口,上部设有进料口,顶部具有一容置室,其内设置有品质增强器悬挂系统,该悬挂系统通过连接线与控制器;
品质增强器,悬挂于容置室内的悬挂系统上;
进料组件,包括具有输料器的车体和进料轨道,所述车体前部设有挡板;
进料口开闭组件,包括装料门和牵引装料门的吊带,所述吊带与减速电机联接;
保护气体输送组件,包括与容置室连通的气室;
防氧化原料输送组件,包括与容置室连通的容纳室,以及推进器和推杆,所述推杆一端传动联接推进器,另一端位于容纳室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品质增强器包括:
头部;由纯铜制成,外表面覆有石墨层;
管体,有纯铜制成的管壁,与所述头部连接,管体一端开放,内部具有容置空间,外周覆有石墨层;
密封盖,用于密封管体的开放端,其外周设有石墨层;
若干个品质增强子单元,容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中,相邻的品质增强单元之间具有铜隔板;
所述品质增强子单元与所述管体内部的容置空间适配,其内部设有与其同轴的空心套管,空心套管内部装有品质增强组合物,空心套管与品质增强子单元之间为氮气室;品质增强子单元的底部设有物料出口,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沿同一个方向倾斜的排气口,品质增强子单元具有一与其螺接的铜端盖。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不同品质增强子单元中的净化组合物成分不同;从管体开放端到密封端的方向,分别为品质增强除杂组合物的含量递减,合金增强元素的含量先递增后递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管体的内部设有螺纹,所述铜隔板与所述管体螺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品质增强子单元与隔板之间设置有铜质弹簧,用于将品质增强子单元弹射出管体。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铜隔板的厚度不同,或者铜隔板上设置有不同厚度的石墨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品质增强除杂组合物由5~10wt%的稀土、5~15%的氟化钙和余量为石墨组成;所述锡、磷和镍按照(1~2):(0.1~0.8):(0.01~0.05)组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结构简明,容易实施和控制,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控制产品的品质等优点。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品质增强器具有投放方便,便于控制品质增强剂的扩散速度,只需加入一次即可实现全过程的除杂处理,无需多次加入,因此减少了铜液表面参入杂质的机会,提高品质增强效果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品质增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品质增强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发明。本发明未描述的部分为公知技术,例如加热系统、监控系统等。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引线框架铜带基材生产系统,包括:
炉体1,其下部设有排渣口12,上部设有进料口14,顶部具有一容置室15,其内设置有品质增强器悬挂系统151,该悬挂系统通过连接线201与控制器202;
品质增强器2,悬挂于容置室内的悬挂系统上;
进料组件3,包括具有输料器的车体31和进料轨道32,所述车体前部设有挡板33;
进料口开闭组件,包括装料门11和牵引装料门的吊带13,所述吊带与减速电机联接;
保护气体输送组件,包括与容置室连通的气室7;
防氧化原料输送组件,包括与容置室连通的容纳室4,以及推进器5和推杆6,所述推杆一端传动联接推进器,另一端位于容纳室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容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容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29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舟和载车间的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转炉喷吹除尘灰铁水脱磷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