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系统中进行免许可信道选择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2595.0 | 申请日: | 2014-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7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孟艳;王钧;韩锋;刘建国;沈钢;谷俊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4 | 分类号: | H04W2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2012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系统 进行 许可 信道 选择 方法 装置 | ||
提供了用于进行免许可信道选择的方法和装置。首先,确定是否接收到来自一个或多个相邻小区的信道选择指示信令;如果否,则对多个待选免许可信道进行能量检测,并将其中能量检测结果小于预定门限值的信道确定为一个或多个可用免许可信道;如果是,则测量该一个或多个相邻小区的干扰强度;并基于各个相邻小区的干扰强度和信道选择指示信令,从多个待选免许可信道中确定一个或多个备选免许可信道;对该一个或多个备选免许可信道进行能量检测;将其中能量检测结果小于预定门限值的信道确定为一个或多个可用免许可信道;基于预定规则,从该一个或多个可用免许可信道中选择至少一个目标免许可信道,并通过第一信道选择指示信令选行广播/单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系统,尤其涉及通信系统中进行免许可信道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LTE部署在许可频带上,在许可频带上,频谱被专门地保留。这可以确保更好的业务质量(QoS)和更有效的频谱利用。然而,用于LTE系统的许可频带非常有限,特别是低于6GHz的具有低传输损耗的有价值的频带。另一方面,数据业务的急速增长带来对移动宽带系统的巨大容量增长的需求。因此,运营商开始试图使用免许可频带,从而可以为许可的频带卸载一定的数据业务。相比于已经部署在免许可频带中的WiFi技术,在免许可频带中部署LTE(下文中简称“LTE-U”)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干扰并且更稳健地应对负载和用户密度的变化。
对于LTE-U,可考虑三种配置场景:
场景I:免许可频带被用作补充的载波,其通过理想回传与许可载波聚合(例如,在相同基站或共址基站)。
场景II:免许可频带被用作补充的载波,其通过非理想回传与许可载波集合(例如,与宏小区和微微小区的双连接)。
场景III:免许可频带用于单独的模式中,其未能从许可载波获得帮助。
对于上述场景I和II,能够从许可载波获得帮助和/或控制信息。
作为LTE-U的第一步,需要从多个可获得的免许可信道中进行信道选择以使得相邻小区之间尽可能的使用不同的信道,从而限制LTE-U和LTE-U(包括同一运营商之间和不同的运营商之间)之间以及LTE-U和WiFi之间的干扰。通常,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管理WiFi可用的全部22MHz信道,其中9个信道不需要DFS,而13个信道需要DFS支持。因此,LTE-U可以选择多个待使用的免许可信道。理想地,如果LTE-U在当前信道中观察到的来自其邻近WiFi/LTE-U小区的非常强的干扰,那么其可以基于测量来选择一些“干净”的信道。
由于在相邻小区之间没有协调,不同运营商之间的LTE-U不得不依赖于信道检测和变化的业务情况来确定哪些信道可以使用而哪些信道不可以使用。此外,为了避免信道遭受来自WiFi的强干扰,LTE-U需要与WiFi共存。在信道中的干扰等级可以通过能量检测来测量。然而,这种类型的信道选择对于同一运营商之间的LTE-U并非十分有效,理由如下:
-考虑到LTE-U中使用“先听后说”(listen-before-talk)模式,基站可能不一定在所选择的信道上传输数据从而避免来自相邻WiFi/LTE-U小区的干扰。因此,通过能量检测测量到的干扰可能无法反映相邻小区的真实信道选择情况,由此使得基站/用户设备可能会选择受到来自其他相邻小区的强干扰的免许可信道或者对其他相邻小区造成强干扰的免许可信道。
-当信道被检测到处于空闲状态,由于相邻小区之间没有协调,因此,多个相邻小区可能会选择同一个空闲信道进行数据传输,这可能造成信道冲突。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用于LTE-U的免许可信道选择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使得不同的小区能够选择到不会遭受来自相邻LTE-U小区和WiFi接入点的干扰的免许可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2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