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自动灭菌接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2201.1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5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乐美英;邱秀珠;陈楚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自动 灭菌 接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菌种接种机。
背景技术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但是,在食用菌生产机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几乎都是液体菌种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作业,技术要求高且价格昂贵。在我国,固体食用菌种的转接多采用手工操作,科技含量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杂菌污染不容易控制,接种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杂菌产生的污染每年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实现固体食用菌种接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我国一些地区相继研发了一些自动化接种装置,但这些装置在实际生产时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在接菌时,接种机通过出料口向菌包的注菌孔喂入菌种,接种后菌种的密度应适中,过紧和过松都会影响菌种的正常生长。而现有结构的接种机一般采用注射(喷射)的方式喂料,每袋接种过程都需要注两三次才能注满。由于结构上的缺陷,每次注射的量或多或少,密度也得不到保障。长时间的使用,其注射筒由于高速摩擦,很容易过热,既影响作业效率,也会影响接种质量。现有结构的接种机由于结构较复杂,也存在拆卸不便的问题,给清洗消毒带来不小的困难,经常会有因清洗不彻底,而使初期阶段接种的大量菌包产生杂菌污染的情况发生。
在输送结构上也有人采用过螺旋输送轴的输料方式,但是由于受限于喂料口的大小(不能大于菌包内预留孔的孔径),螺旋轴的输出端直径较小,而对于螺旋轴的输入端,直径小菌种很难喂入(因固体菌种的培养基为有粘度的颗粒,在较小的空间内很难通过),直径大又会使进入的菌种在管道中很容易被压实而堵塞通道(进料端通道大于出料端通道的原因),因此,不得不放弃采用螺旋轴的尝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自动灭菌接种机,以提高生产效率,并解决接种机在喂料密度和清洗方面的出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高效自动灭菌接种机,包括菌种粉碎装置和接种喂料装置,所述接种喂料装置由喂料筒和置于喂料筒内的喂料螺旋轴构成,喂料筒前端敞口,喂料筒前端设有喂料管,喂料管后端设有快速连接部可拆卸地固定在喂料筒的前端敞口处,喂料筒后端设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传动转轴,喂料筒于传动转轴的前方设有轴承,喂料螺旋轴前端插在喂料管内,后端穿过上述轴承的轴承孔与传动转轴可拆卸地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它具有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易于拆卸、清洗方便、消毒灭菌彻底、安全可靠及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喂料采用特殊设计的螺旋轴输送,输料均匀,密度易于掌控。所有运动部件都可以快速拆卸、安装,方便清洗当天工作时残留下的菌种,真正做到无死角灭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输送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喂料螺旋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接种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接种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固体菌种接种机输送装置,包括菌种粉碎装置和接种喂料装置,菌种粉碎装置将菌种破碎后送入到接种喂料装置中,所述接种喂料装置由喂料筒1和置于喂料筒1内的喂料螺旋轴2构成,喂料筒1前端设有喂料管3,用于插入菌包中预留的接种孔中,喂料管3与喂料筒1采用螺接的方式连接,以方便拆卸清洗,喂料筒1于喂料管3的后端设有锥形腔4,锥形腔4的细端与喂料管3连接,锥形腔4的粗端顶部开口与粉碎装置的出料端连接,喂料螺旋轴2设有与喂料筒1的锥形腔4形状相适应的锥状螺旋段,该锥状螺旋段由锥状的轴体5和盘绕在轴体上的螺旋叶片6构成,喂料螺旋轴2可转动地固定在喂料筒1内并与驱动装置连接。螺旋叶片6间的螺旋槽通过计算,使通过物料的量于前后段基本相当,以便出料均匀,防止出现堵塞的问题发生。螺旋槽内尽量使用圆角,以易于清理。
所述喂料筒1于其锥形腔4的粗端外围设有环形空间7,所述喂料螺旋轴2于锥状螺旋段的后端设有挡料环台8,挡料环台8于环形空间7的一侧设有随轴转动的刮料板9。随轴转动的刮料板9可以将落入环形空间7的物料拨入锥形腔4内,由喂料螺旋轴2送出。刮料板9同时也起到定量输料的作用。
所述喂料螺旋轴2前端设有等径螺旋段10,等径螺旋段10置于喂料管3中。等径螺旋段10可以将物料均匀主动地传送出喂料管3,不使管内积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22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网双膜大棚
- 下一篇:一种高陡岩质边坡植被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