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通电保护电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501784.6 | 申请日: | 2014-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603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张百涛;向巧;李整建;谢旭东;周群;陈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成都航利航空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93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通电 保护 电路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安全通电保护电路系统,包括连接电源系统输出端的智能检测电路和设有微动开关的电源插座。所述智能检测电路包括镜像对称电连接在电源系统零线和火线上的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1输出端并联的两个同向串联二极管D和电容C、电阻R2并联回路,两路电容C、电阻R2并联回路通过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电连接微控制器;来自微动开关的5VDC电压信号通过反相施密特触发器转换为无抖动输出信号,并送入微控制器;当两个电源插座插孔内的微动开关闭合时,分别送出5VDC检测信号1和检测信号2,否则输出信号电压为零的检测信号1和检测信号2,微控制器内控程序根据检测到的两路电源插座的电流信号,判断信号间的时间差是否在50ms以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系统安全通电保护方法,发明特征是设计检测电路,检测用电线路上的反馈信号,只有当系统在50ms内接收到来自线路上的信号时,电源系统才会提供用电输出,正常情况下,电源系统输出为切断状态,有效保证电源系统安全。
背景技术
目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电源系统,如家用电源、公共场所电源,均未设计保护电路实现未用电时系统无电流输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用电安全隐患,如儿童处于好奇心将金属物插入电源插座导致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决定于外加电压和人体的电阻;安全电压:只有不高于36伏的电压才是安全的;触电事故是由于过大的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的,且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电的时间越长,越危险。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能够智能判断电源系统使用状态,能够有效保证电源系统在未使用状态输出终端无电源输出,只有当电源系统在50ms内检测到用户端电源插座信号才输出电源的安全通电保护电路系统。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安全通电保护电路系统,包括连接电源系统输出端的智能检测电路和设有微动开关的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检测电路包括镜像对称电连接在电源系统零线和火线上的限流电阻R1、限流电阻R1输出端并联的两个同向串联二极管D和电容C、电阻R2并联回路,两路电容C、电阻R2并联回路通过反相施密特触发器电连接微控制器;来自微动开关的5VDC电压信号通过反相施密特触发器转换为无抖动输出信号,并送入微控制器;当两个电源插座插孔内的微动开关闭合时,分别送出5VDC检测信号,否则输出信号电压为零的检测信号,微控制器内控程序根据检测到的两路电源插座的电流信号,判断信号间的时间差是否在50ms以内,若是则向电源系统交流输出通道发出指令,允许输出交流强电,否则,不对外输出交流电。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电源插座内设置微动开关。通过智能检测电路检测两路电源插座的电压信号,判断电压信号间50ms以内的时间差来做出是否对外输出交流强电的决策是否输出交流强电,可以有效保证电源系统在未使用状态时,输出终端无电源输出。提高电源系统的用电安全。微控制器内控程序检测电线路上的反馈信号,只有当电路系统在50ms内接收到来自线路上的信号时,电源系统才会提供用电输出,正常情况下,电源系统输出为切断状态,时电源系统不直接对外输出交流电,保证电源系统用电安全,防止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微控制器根据内置控制程序,仅当在50ms内同时检测到两个微动开关送出的信号时,才向电源系统交流输出通道发出指令,允许输出交流强电,否则,没有交流电源输出的方式,避免了意外导电体插入电源插座导致触电的发生。
本发明可以应用在与人类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用电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全通电保护电路系统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微控制器内控程序工作原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成都航利航空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成都航利航空机电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501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源管理系统
- 下一篇:带有副表体的智能手表